<ruby id="26j7v"><table id="26j7v"><thead id="26j7v"></thead></table></ruby>
    <strong id="26j7v"></strong>
    <progress id="26j7v"></progress>
    國內產業> 正文

    深陷虧損泥潭 達內教育轉戰少兒編程市場

    時間: 2020-06-23 11:26:00 來源: 時代周報

    隨著成人IT培訓市場進入平緩增長期,競爭越發激烈。自2017年首次錄得虧損后,達內科技便進入漫長的轉型陣痛期。

    在美上市的IT培訓教育龍頭達內科技(TEDU)近期麻煩纏身。

    在經歷虛報往年業績、延遲發布年報之后,達內科技于6月12日發布了2019年年報。

    數據顯示,2019財年,達內科技實現營收20.51億元,較2018年減少3400萬元,同比減少1.6%;毛利潤8.78億元,同比減少24.8%;凈虧損同比擴大75.4%至10.39億元。

    成軍18年,這是這家老牌培訓企業連續第三年虧損。

    這份成績單顯然難以令投資者們滿意。

    截至6月19日美股收盤,達內科技跌0.58%,報收1.72美元/股,刷新了2020年以來最低股價的紀錄,總市值更跌破億元大關,僅有9321.62萬美元。

    年報顯示,達內科技正大力縮減其主業成人教育業務,將重心轉移至少兒編程業務“童程童美”上。2019年,公司在成人教育業務的收入為15.27億元,同比減少20.3%。

    6月22日,達內科技有關負責人發給時代周報記者的文字材料顯示,童程童美在2019年發展迅速,已有多個月現金收入突破億元,其中,9月份的現金收入超過1.4億元。

    6月21日,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職業教育分會副會長孫國華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編程就業市場已成紅海,達內科技培養的速成人才和科班出身的編程人才在競爭中處于劣勢,“成人交易業務的增長放緩也成了達內科技不可逆轉的痛”。

    目前,達內科技提供14門IT課程、5門非IT課程和2門K12教育課程。其中,K12業務的營收為5.24億元,同比增長208.6%,占總營收的比例約為25%。

    6月20日,教育領域投資人張雪(化名)對時代周報記者稱,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看似運營邏輯相近,但實際上卻還是兩條賽道。“達內教育能否將成人教育業務的優勢轉移到少兒編程業務上,還是個未知數。”

    5年營收虛增超6億

    頭頂“成人IT培訓第一股”光環,達內教育曾因獲得IDG資本、高盛等金融機構的投資而一時風光無兩,并成為在2014年首個登陸納斯達克的中概股。

    隨著成人IT培訓市場進入平緩增長期,競爭越發激烈。自2017年首次錄得虧損后,達內科技便進入漫長的轉型陣痛期。

    “當下,企業招聘編程人才時看重的不僅是實操能力,還會考量應聘者的第一學歷、學術背景、發展潛力等其他的素質和能力。”孫國華指出,就業市場的大環境變化自然會反作用到IT培訓機構的招生上。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達內科技共開設130個成人培訓中心,比年初減少50個??傮w學員數量由11.7萬人減少至10.9萬人,同比下降6.6%。數據顯示,單個中心招生人數達840個,同比增長29%。

    雖然學生人數有所減少,但學費卻有增無減。

    財報顯示,達內科技提高了部分課程的收費標準,使得成人培訓的每門課程學費在1.98萬―2.68萬元。其中,全日制課程平均提高2000―3000元,非全日制課程平均提高1000―2000元。

    張雪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提高收費標準主要是出于盡快實現盈利的需求,但似乎扭虧效果并不算好。“提價的前提是更優質的服務和更出色的課程質量。”

    她表示,在行業一片紅海的情況下,達內科技的優勢并不顯著,提高學費會導致部分學生選擇其他機構。

    除了主營業務持續虧損外,公司內控的嚴重缺陷也許是達內科技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

    今年4月,在長達一年的調查后,公司董事會獨立審核委員會終于公布了重新審計后的2014―2018年業績報告。

    獨立審核委員會在調查中認為,達內科技涉嫌故意夸大收入。公司系統中記錄的狀態、貸款數據并不準確。

    在成人培訓市場,教育機構與金融機構合作,鼓勵學生以分期貸款的形式支付學費的“培訓貸”現象屢見不鮮,這也是不少培訓機構爆雷的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2019年,達內科技有52.3%的成人學生是從合作的金融機構處獲得了學費貸款資助。

    根據獨立審核委員會公布的結果,公司2014―2018財年的實際營收分別為7.12億元、11.00億元、15.20億元、17.53億元、20.85億元;未重新審計前,這5個財年的營收則分別是8.37億元、11.78億元、15.8億元、19.7億元、22.39億元,累計虛增約6.36億元。

    造假風波也導致達內科技高管層頻繁變動。

    3月以來,達內科技宣布,前任CFO楊余多離職,任命原完美世界(002624.SZ)CFO劉永基為新任CFO;4月,達內科技董事會任命公司原獨立董事孫永吉為CEO,創始人兼前CEO韓少云繼續擔任董事長。

    發力K12賽道

    內外交困之下,達內科技將目光轉向高速發展的K12素質教育賽道。

    在過去的2017年、2018年,少兒編程正逐漸成為K12賽道里最炙手可熱的細分領域之一。

    黑板洞察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教育行業的36起融資事件中,STEAM(跨學科)教育融資11起,金額和數量均領跑全賽道,其中編程教育占了6起。

    據《2017―2023年中國少兒編程市場分析預測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少兒編程市場規模達105億元,當滲透率提升1%,整體市場規模有望再擴大100億元。

    孫國華對時代周報記者指出,少兒編程行業已成為諸多教育培訓機構和風投機構角力的主戰場,編程培訓市場也將進入中小學2億級人口的巨大市場之中。

    “我預計作為朝陽行業的少兒編程行業,其紅利期應該不會少于10年。”孫國華稱。

    數據顯示,2019年,達內科技少兒編程業務中心數量為217個,新增69家學習中心,招生學生數達9.9萬,與2018年相比增長了117.5%。

    收入方面,達內科技在K12業務的平均學費為8000―1.92萬元之間,課時為80―120小時;線上課程和線下課程的收入占比分別為6.7%和93.3%。其中,K12計算編程課程收入占總收入的12.8%。

    規模擴大的代價是營業成本和費用的迅速增長。

    財報顯示,2019年,達內科技的營業成本為11.7億元,同比增長27.8%。對此,達內科技解釋稱,是由于K12業務的迅速拓展而使得教師、助教、顧問規模增大導致的。

    與此同時,達內科技的營業費用達19.98億元,同比增長12.2%。其中,廣告費用則從2018年的3.4億元增長到了4.2億元,原因是“擴大了學習中心網絡,增加了搜索引擎上的支出”。

    在這背后,是少兒編程行業獲客成本整體居高不下的現實。

    “目前少兒編程的主要消費群體集中在北上廣深等城市,這意味著機構要付出更多的獲客成本。”張雪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少兒編程的市場剛剛打開,企業有相當一部分的精力是用來改變家長觀念。

    “目前來看,整個市場仍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但增長速度很快,也已經有不少公司開始嶄露頭角。”張雪稱。

    除此之外,少兒編程市場還面臨評價標準復雜難統一的問題。

    “目前還沒有全國統一的標準體系出臺。各個機構自己教自己的,教學效果到底如何,很難量化。”張雪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在年報中,達內科技表示,其K12教育課程是最近幾年才開發的。“我們的業務和前景必須根據公司在當下的發展階段,遇到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進行評估。”

    關鍵詞: 達內教育 少兒編程市場

    責任編輯:QL0009

    為你推薦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投稿合作| 法律聲明|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 © 2020 跑酷財經網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

    剧情Av巨作精品原创_一区二区三区sM重口视频_91综合国产精品视频_久久精品日日躁
    <ruby id="26j7v"><table id="26j7v"><thead id="26j7v"></thead></table></ruby>
    <strong id="26j7v"></strong>
    <progress id="26j7v"></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