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26j7v"><table id="26j7v"><thead id="26j7v"></thead></table></ruby>
    <strong id="26j7v"></strong>
    <progress id="26j7v"></progress>
    國內產業> 正文

    躋身全國第二大煤企 山東能源與兗礦集團重組在即

    時間: 2020-07-14 15:55:05 來源: 北京商報

    煤炭行業將迎來新的“巨無霸”。7月13日,山東省召開有關省屬企業改革工作推進暨干部大會,會上宣布了山東能源集團(以下簡稱“山東能源”)與兗礦集團聯合重組方案。重組后的新集團,將擁有超過6000億元資產,成為僅次于國家能源集團的全國第二大煤企。不過,在煤炭行業增量空間被壓縮的背景下,重組之后如何實現轉型升級,將成為新集團管理層需要思考的問題。

    強強聯合

    山東能源與兗礦集團均為煤炭企業,位列世界500強。有消息稱,重組后的新集團將沿用“山東能源集團”的名稱,原兗礦集團董事長李希勇將任新集團董事長,原山東能源黨委常委滿慎剛將任新集團總經理。

    在兩家企業的重組消息傳出后,兗礦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兗州煤業股票大漲,截至7月13日收盤,報10.1元,漲幅為4.99%。

    作為山東營收規模最大的省屬國企,山東能源成立于2011年,資產總額超3000億元。兗礦集團成立于1996年,營收規模在省內僅次于山東能源,旗下兗州煤業在國內外四地上市。

    按2019年財務數據測算,山東能源與兗礦集團的合計資產總額和營業收入分別為6379億元、6371億元。在煤炭業務上,2019年山東能源原煤產量為1.25億噸,兗礦集團原煤產量為1.66億噸,重組后的新集團將成為僅次于國家能源集團的全國第二大煤企。

    此次重組早有跡象可尋。2020年3月,山東提出“力爭用三年時間,將省屬國企數量整合重組壓減三成以上,資產效益提高三成以上”。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大型煤炭企業重組往往涉及到利益分配、管理體制、人員債務等諸多現實問題,實際推進過程中會面臨一些挑戰,因而重組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徹底完成。

    集約發展

    在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看來,兗礦集團與山東能源走向重組并不令人意外,兩家重組既順應煤炭行業整體的發展趨勢,也符合國家希望國有企業做大做強的基本原則和相關政策。

    早在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便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的若干意見》。2011年,山東整合重組省內6家煤炭公司組建了山東能源。“十三五”以來,煤炭行業兼并重組的步伐開始加快。據統計,2016-2019年,國內煤炭行業完成并購交易61起。

    2017年,窯街煤電、靖遠煤業整合成為甘肅能源化工投資集團。2018年5月,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整合12家旗屬涉煤國有企業,組建內蒙古圣圓能源集團。2018年11月,遼寧整合9家涉煤企業組建遼寧省能源產業控股集團。

    一系列兼并重組的背后,是我國經濟發展狀況的變化。“十三五”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能源需求增速則有所放緩。2014-2016年,國內煤炭消費增速持續為負,隨著供給側改革效果顯現,2018-2019年煤炭消費有所增長,但2018年、2019年增速分別僅為1.05%、1%。

    在此背景下,煤炭企業的經營也面臨壓力。此前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消息稱,2020年,在需求不旺、價格下行,以及市場明顯供大于求的形勢下,煤企經營壓力劇增,一季度行業虧損面超過四成。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當前我國能源行業高度分散、集中度嚴重偏低、產業發展布局不合理,還有幾千家產量30萬噸以下的小企業,這與經濟布局、在全球市場競爭力不相適應。從經濟布局、產業結構調整來看,這次重組是要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能源企業和集團。

    “雖然煤炭行業的增量空間不斷被壓縮,煤炭企業通過內生增長做大做強變得越來越困難,但行業內部仍然可以進行結構調整。煤炭企業通過存量市場上的并購重組,能提高供給質量、發揮規模效應。”山西證券分析師劉桂軍指出。

    轉型不易

    針對與兗礦集團重組后的發展計劃,山東能源在一份官方聲明中稱,在鞏固煤炭、煤電、煤化工三大傳統產業的同時,將進一步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現代物流貿易三大新興產業。

    劉桂軍認為,并購重組是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并購重組能促進創新體制機制,推動轉型升級。

    林伯強也表示,兼并重組后的煤炭企業資金實力更強,可以進一步向新能源、互聯網等方向轉型,與現有的傳統煤炭業務區別開。

    事實上,近年來山東能源和兗礦集團均在謀求轉型,并布局了一些新興產業。其中,山東能源將醫養健康產業作為集團的重點支撐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2018年組建成立了山東頤養健康產業集團,兗礦集團也建設了新能源研發創新中心。

    針對山東能源和兗礦集團在新興產業方面的營收和利潤狀況,北京商報記者致函采訪山東能源和兗礦集團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復。

    需要注意的是,轉型升級的目標雖然美好,但推進起來也并非易事。此前,部分煤炭企業也大力發展了一些非煤產業,這些產業發展狀況并不好,甚至成為了公司業績的拖累。

    以煤炭企業上海能源為例,該公司2019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4億元,同比下降13.13%。分業務看,2019年上海能源僅煤炭業務的毛利率為正,鋁加工、電力、其他業務的毛利率均為負值。

    年內最大

    山東省作為國資大省,以及我國重要的能源重工業基地,在國企改革方面一直大刀闊斧。在業內專家看來,此次重組對山東省有重要的先行示范意義。

    對于山東省此次公布的國企重組方案,CEI中國企業研究所秘書長唐大杰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如果結合最近公布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來看,山東省的大型國企改革先走一步,可為推進國企改革的同行們提供實踐經驗?!缎袆佑媱潯返氖滓蝿帐菄笠^續完善現代公司治理,兼并重組后公司規模更大,有利于集中優勢的管理資源,提高公司管理效率和決策效率”。

    據公開報道,今年以前,山東省已陸續整合青島港、煙臺港等多家港口集團,組建山東港口集團;整合多地機場資產和企業,組建山東機場集團;并將中國重汽集團、山東交通工業集團劃轉至山東重工集團控股。

    不過,在李錦看來,山東省以往的國企改革更多側重于輕工業,在能源等重工業領域還沒有過這么大幅度的改革動作。“山東省是資源大省,尤其是能源化工、重工業、鋼鐵、煤炭、石油、黃金等,這次重組動作對山東省來說意味著一個新開始。”

    “這次重組是新冠疫情以來,也就是今年以來國企改革的第一個大動作,也是2020年國企改革最大的動作。”李錦說,“從這個角度講,它的意義不局限于山東省。”

    “對于山東省來說,應該說這次重組體現了兩個特點,一個是進入了實質階段,另一個是進入了大規模的階段。”李錦這樣評價山東省國企改革的進程。

    李錦還表示,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省都是中國的重工業或能源產業的重要基地,尤其是煤炭、鋼鐵領域,而這些省份盡管在進行改革,卻都沒有很大的動作,山東省這次下了很大的決心。

    未來,山東省在快步改革的路上必然也將面臨更多挑戰和難題。在李錦看來,可以看出山東省在專業化、產業板塊重組方面渴望拿出大的動作。而這不只體現在山東省內,由于山東省各個能源企業集團在全國開展業務,也將在全國或世界范圍內產生影響。“未來,它不光是內部的板塊調整,而且外部還有海外的板塊可能也會調整。”

    關鍵詞: 煤企 山東能源 兗礦集團

    責任編輯:QL0009

    為你推薦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投稿合作| 法律聲明|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 © 2020 跑酷財經網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

    剧情Av巨作精品原创_一区二区三区sM重口视频_91综合国产精品视频_久久精品日日躁
    <ruby id="26j7v"><table id="26j7v"><thead id="26j7v"></thead></table></ruby>
    <strong id="26j7v"></strong>
    <progress id="26j7v"></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