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26j7v"><table id="26j7v"><thead id="26j7v"></thead></table></ruby>
    <strong id="26j7v"></strong>
    <progress id="26j7v"></progress>
    國內產業> 正文

    近8個月已有40余家公司宣布分拆上市計劃 七成瞄準科創板和創業板

    時間: 2020-08-10 09:45:44 來源: 證券日報

    8月9日晚間,健康元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麗珠集團擬分拆其所屬子公司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麗珠試劑”)A股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后,麗珠集團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且仍將維持對麗珠試劑的控制權。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發布近8個月來,已有40余家上市公司宣布分拆旗下子公司上市,其中選擇在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的居多,占比在七成左右,且部分已有實質性進展。以《若干規定》公布后第一家宣布分拆子公司上市的公司——中國鐵建為例,其子公司鐵建重工的科創板上市申請已于今年6月15日獲得受理,7月14日其項目動態更新為“已問詢”。

    雖然中國鐵建最早“官宣”分拆子公司鐵建重工到科創板上市,但生益科技子公司生益電子科創板上市申請在受理時間上搶先一步:5月28日獲得受理,6月24日進入“已問詢”狀態。

    為何分拆出來的子公司鐘情于科創板和創業板?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這與科創板、創業板的定位密不可分,凸顯了科創板的“硬科技”屬性和創業板“三創四新”的定位。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科創板和創業板推行試點注冊制,從拆分子公司上市的角度看,有更高的便捷性。同時,這些子公司也符合科創板和創業板對上市公司的標準和定位。

    益學金融研究院院長張翠霞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分拆出來的子公司選擇在科創板或創業板上市,都是基于符合自身預期和訴求的考慮。”

    “最重要的原因是源自科創板和創業板的定位。”聯儲證券溫州營業部總經理胡曉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科創板的標簽是“硬科技”,創業板的定位是“三創四新”。上市企業標簽明確,有助于投資者對企業定位有清晰的認識。

    除了已經明確分拆子公司赴科創板、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外,還有部分公司的分拆上市計劃尚處于“前期籌備”階段。比如大族激光稱,根據公司總體戰略布局,結合子公司大族數控業務發展需要,為進一步拓寬公司融資渠道,公司董事會授權公司經營層啟動分拆大族數控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投資者對于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也表現出濃厚興趣,甚至對未發布分拆上市計劃的公司發出“靈魂拷問”:在國家鼓勵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情況下,上市公司擁有眾多子公司,下轄的每個板塊都堪比一家上市公司,為什么不考慮分拆上市?

    陳靂表示,對于投資者而言,一方面要仔細識別這些子公司的科創或創新屬性,結合未來的成長情況,作出合理的估值判斷;另一方面,對母公司的經營誠信情況和擬上市公司的業務風險要有一定的認識了解,從價值投資的角度選取真正好的分拆上市標的。

    胡曉輝表示,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要更加注意對企業基本面的研究,防范“忽悠式”分拆對股價產生影響。張翠霞表示,如果相關上市公司只是為了在市場上進行融資,沒有良好的業績或者核心資產的支撐,投資者要謹慎參與。

    事實上,監管層明確表態稱,要加強對分拆行為的全流程監管,嚴厲打擊“忽悠式”分拆、虛假分拆、炒作分拆概念等市場亂象。滬深交易所亦對相關上市公司下發關注函,要求其說明分拆子公司上市的相關決策是否謹慎,是否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的情形,是否涉及“忽悠式”分拆上市。

    關鍵詞: 40余家公司 分拆上市計劃

    責任編輯:QL0009

    為你推薦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投稿合作| 法律聲明|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 © 2020 跑酷財經網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

    剧情Av巨作精品原创_一区二区三区sM重口视频_91综合国产精品视频_久久精品日日躁
    <ruby id="26j7v"><table id="26j7v"><thead id="26j7v"></thead></table></ruby>
    <strong id="26j7v"></strong>
    <progress id="26j7v"></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