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26j7v"><table id="26j7v"><thead id="26j7v"></thead></table></ruby>
    <strong id="26j7v"></strong>
    <progress id="26j7v"></progress>
    國內產業> 正文

    看好投資前景 外資加碼A股

    時間: 2020-08-24 15:06:40 來源: 國際金融報

    如今在國內,整個投資大環境越來越偏向于中長期投資。無論是從投資的周期、投資的風格,甚至是對投資本身的態度來看,整個A股市場越來越成熟,勢必會為A股國際化增添更多助益,也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境外投資人。

    8月17日,A股重新站上3400點,北向資金凈流入超50億元。

    8月19日,中國結算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A股投資者“跑步進場”,新增投資者數242.63萬戶,較6月份的154.90萬戶增長56.6%。這也創下了2018年以來的最大單月開戶數,且A股投資者首次突破1.7億大關。證金公司稍早前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新開立融資融券賬戶16.56萬戶,較6月的8.55萬戶更是大增近一倍,且創下了2015年7月以來的新高。

    另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從6月30日披露的RQFII重倉持股的數據來看,不乏一些大型境外資本加碼A股市場,其中包括富達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首域投資管理(英國)有限公司等。

    中國經濟基本面穩中向好,以及投資中國股市渠道的打通都成為了外資流入的重要原因。向來被看作是利空消息的中美貿易摩擦,也成為了大機構眼中的“投資契機”。

    中國經濟向好增強外資信心

    對于資金而言,哪里穩定,就往哪里去。從今年上半年開始,疫情就對全球經濟結構產生了巨大影響,而中國是今年最早遭受疫情的國家,也是最快復蘇的國家,不斷向好的中國經濟基本面讓境外投資者看到了新的投資方向。

    摩根資產管理新興市場和亞太股票組別投資策略專家卞策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今年年初到現在,A股在全球股票市場中表現最好。我認為,不論是從中長期的趨勢,還從短期宏觀的復產上,都讓海外投資者增強了對A股投資的信心。”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中國經濟在很多方面已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其復蘇和疫情防控情況也遠遠領先于其他地區。雖然在岸股市(滬深300指數)市盈率仍較標準普爾500指數折讓約40%,是自2014年4月以來的最大估值差。與自身歷史水平相比,中國股票看似有些昂貴,市盈率約為14倍、5年期平均值為12.1倍,但如果根據疫情進行調整,從24個月的盈利情況來看,其估值是合理的,目前為11.9倍,5年期平均水平為11倍。

    不斷拓寬的投資渠道

    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A股被不斷地納入國際主流指數,這成為了境外投資者了解A股、看好A股的一個重要方式。

    卞策表示,MSCI將A股納入到新興市場指數中,并且比重還在不停提升,外資也會隨著這種比重的提升,加速對A股的投資。同時,A股市場的流動性非常好,上市企業的數目也非常多,這可以讓一些有研究能力且真正尋找長期投資機會的外資抓住更多投資機會。

    目前,外資可以通過三種方式投資A股,按開啟時間來排,分別是QFII、RQFII和陸股通。

    而近期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陸股通。8月17日,A股重新站上3400點,兩市半日成交額約6900億元,北向資金凈流入超50億元。

    從香港證券交易所披露的數據來看,滬股通和深股通的買入賣出額在半年時間里基本翻倍。今年2月時,滬股通的買入及賣出總額為722465.66(RMBmil)。到了今年7月,這一數字已經上升到1433416.23(RMBmil);而深股通方面,2月買入及賣出總額為966248.43(RMBmil),7月為1856273.93(RMBmil)。

    卞策直言,滬港通和深港通讓境外投資者投資A股變得更加方便。

    此外,為了更好地加快相關行業與國際化水平接軌,監管部門較原定時間表提前取消了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

    中美摩擦成布局A股新機遇

    不過,自2018年起,隨著中美關系越發復雜,“外資會否因中美貿易摩擦而放棄投資A股”的疑問也隨之出現。

    對此,卞策認為,股市的表現和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一定程度是需要分開來看的,因為股票市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的情況和公司基本面,而貿易摩擦更多可能是政治層面上的風險。

    同時卞策也表示,“這肯定會影響未來市場,也影響投資者的心態,尤其是在美國大選沒有落下帷幕之前,我們認為這種摩擦在未來可能會繼續升溫,并且給市場帶去波動。”

    趙耀庭也認為,無論是從經濟影響還是后續對企業盈利的影響來看,地緣政治風險都難以估量。這些風險都會令投資者情緒受壓,并提升總體風險溢價,從而導致市場參與人士在面對重大消息時作出本能的反應,進而造成更為劇烈的市場波動。

    未來A股或許會迎來這種波動,而這可能成為A股吸引更多外資的機會。趙耀庭強調,“我們將中國股市的任何重大下跌都看作是買入的良機,因為中國將迎來十分強勁的經濟復蘇,而且一旦地緣政治事件塵埃落定,市場情緒將繼續為中國股市帶來支持。”

    卞策也表示,市場有波動,就會給投資者創造獲利的機會。“我們認為,在今年下半年,A股市場的波動會加劇,這也為很多長線的投資者創造了提早布局A股市場的的機會”。

    A股國際化趨勢更專業、更透明

    如何能讓A股在全球市場上保持競爭力?卞策直言,目前,A股的外資占比仍相對較低,即使到現在,可能也只有大概4%的水平。

    事實上,為了讓A股有更好的發展,從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版證券法重構了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了注冊制時代信息披露的新秩序。8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為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見》,為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審判職能作用、保障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順利推進、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保駕護航。

    MSCI亞太地區業務董事總經理林偉杰指出,中國市場的開放、國際化是繼續往前走的,這個趨勢將往更專業、更透明的方向發展。

    8月18日,MSCI又為中國創設了兩種新指數:MSCI中國氣候變化指數和MSCI中國A股氣候變化指數,這兩項指數是基于MSCI中國指數及MSCI中國A股指數所創建。

    林偉杰直言,很多的海外投資者非常注重ESG相關項目,因為這會影響到上市公司的發債成本,發股的價錢,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市場問題,不僅會讓監管層出臺政策強制上市公司進行相關信息披露,也可以用市場的力量鼓勵上市公司主動進行相關信息披露。

    MSCI指數方案研究副總裁徐碩表示,MSCI推出的氣候變化指數對A股國際化肯定是有好處的。“我們發現,在國內整個投資的大環境會越來越偏向于中長期投資,而我們則會更加考慮未來的社會發展,以及經濟轉型的影響。因此,無論是從投資的周期、投資的風格,甚至是對投資本身的態度來看,整個A股市場越來越成熟,必定會對A股的國際化有更多的好處,也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境外投資人”。

    關鍵詞: 看好投資前景 外資加碼A股

    責任編輯:QL0009

    為你推薦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投稿合作| 法律聲明|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 © 2020 跑酷財經網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

    剧情Av巨作精品原创_一区二区三区sM重口视频_91综合国产精品视频_久久精品日日躁
    <ruby id="26j7v"><table id="26j7v"><thead id="26j7v"></thead></table></ruby>
    <strong id="26j7v"></strong>
    <progress id="26j7v"></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