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12月過去了大半,京城股份的暴漲之路也走了20天了,從月初至20日,京城股份區間最大漲幅已達220%,20日上午更是再度漲停封板,并且漲幅還不僅限于A股,京城股份H股——京城吉電股份也同期大漲,雖今日大跌超七個點,但12月至20日仍維持130%以上的漲幅。
(12月20日京城股份股價表現)
今日市場似乎開始回歸冷靜,今日開盤京城股份股價向下俯沖,一度跌超7.5%,不知道被留在山頂的人,有沒有預想過這一刻呢?
(12月21日京城股份股價表現)
假龍頭
消息面上,京城股份這一波瘋狂源自11月18日,國家相關部門發布的《綜合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這份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快充電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的規劃布局和建設。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作為毋庸置疑的清潔能源,疊加政策利好,氫能源板塊聚集了一眾投資者的目光,規劃發布當日,氫能源板塊拉升2.25%,眾多相關標的股價快速拉升。
在2021年半年報中曾表示“要繼續加大氫能業務發展力度,推進氫能業務逐步步入正軌”的京城股份被捧上了風口浪尖。甚至有人喊出京城股份是“氫能源細分領域龍頭”的名號。
但拆開來看京城股份的基本面,首先在業務上,京城股份和氫能源的關系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據公開資料顯示,京城股份前身是北人印刷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更名后主營業務轉為氣體儲運裝備制造業,公司擁有八個專業氣體儲運裝備生產基地及一個美國公司,主要產品有:車用液化天然氣(LNG)氣瓶、車用壓縮天然氣(CNG)氣瓶、鋼質無縫氣瓶、氫燃料電池用鋁內膽碳纖維全纏繞復合氣瓶以及低溫儲罐等。
在這一堆氣體瓶罐產品中,唯一能和氫能源沾上邊的只有“氫燃料電池用鋁內膽碳纖維全纏繞復合氣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儲氫氣瓶”。京城股份所制的“氫燃料電池用鋁內膽碳纖維全纏繞復合氣瓶”屬于Ⅲ型儲氫氣瓶,可用于氫燃料電池汽車,雖然遜色于國外的主流技術路線Ⅳ型儲氫氣瓶,但在我國,燃料電池商用車的車載儲氫方式目前仍是Ⅲ型瓶。
雖然市場空間還可以,但是從京城股份近期的財務報告中,都沒有找到關于“氫燃料電池用鋁內膽碳纖維全纏繞復合氣瓶”具體銷售收入的數據披露,也無從得知儲氫氣瓶對公司業績有無提振作用。換個角度來看,若京城股份真是“氫能源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又怎么會忽略氫能源相關業務的數據呢,可見該板塊業務量小的不值得一提。
京城股份12月18日的公告也承認了這一點,公告稱:公司主營業務為氣體儲運裝備制造業,不涉及氫能源電池行業,且公司儲氫瓶等相關產品的銷售收入相比公司其他主營產品占比較小,對公司業績貢獻度有限。
并且,在公告中,京城股份還提示了公司的業績封校,據公告披露,公司所處氣體儲運裝備行業,半年度公司營業收入526,554,520.75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13,304.91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9,270,610.57元(以上數據未經審計)。受國際油價及天然氣價格的波動及國家政策影響,公司經營業績存在不確定性風險。
從京城股份的財務數據中,可以發現京城股份的經營問題由來已久,2014年至2019年,京城股份的歸母凈利潤分別是0.21億元、-2.08億元、-1.49億元、0.21億元、-0.94億元和-1.30億元,直到2020年扭虧為盈,歸母凈利潤達1.56億元后才順利摘下“ST”的帽子。但從最新的三季報來看,京城股份又再次陷入虧損之中,歸母凈利潤為-0.13億元。
真炒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京城股份暴漲的同時,公司再度推進收購青島北洋天青數聯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洋天青”),據公開資料顯示,北洋天青主營包括地面輸送裝配系統、空中輸送系統、機器人集成應用和沖壓連線等產品單元在內的自動化制造設備系統集成業務。近年來,北洋天青前五大客戶主要集中于家電行業,主要客戶包括海爾、澳柯瑪、海信等。
根據最新公布的交易方案,京城股份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18名交易對方購買北洋天青80%的股權,交易作價2.464億元,而北洋天青截至2020年年末經審計后母公司凈資產僅為9191萬元。為募集高溢價收購所需資金,京城股份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顯然存在割韭菜的嫌疑。
收購計劃高泡沫、氫能源業務量上不了臺面、業績表現惡劣,但在雪球京城股份相關討論下可以發現,投資者看多邏輯的核心在于京城股份在氫燃料儲氫氣瓶技術領域中居領先地位,市場看好公司的70MPa高壓儲氫氣瓶技術,該技術路線為海外流行的Ⅳ型儲氫氣瓶,據透露,京城股份的70MPa高壓儲氫氣瓶承擔了北京科委和國家科技部等重點項目,目前已完成研發工作。
但是,這項未實現商業化的技術優勢,顯然不足以支撐京城股份股價扶搖而上,考慮到公司股價翻兩倍后還只有八十幾億的流通盤,這背后定是有資本在炒作。
在上交所披露的交易數據中也得到了驗證,我們可以看到著名的“游資大本營”東方財富證券拉薩東環路第一營業部與東方財富證券拉薩團結路第二營業部,在京城股份的買賣席位上現身。
當然,資本把京城股份玩弄于股掌之間,不僅扭曲了公司真正的價值,還嚴重影響了金融市場得穩健運行,損害中小投資者得利益,這樣的不齒行徑自然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12月10日,上交所披露的交易監管信息中,京城股份已被列為嚴重異常波動股票,被上交所重點監控。京城股份也多次發布公告提示風險,但仍有投資者視若無睹,14日、16日、17日京城股份又斬獲3個漲停板。
在這場游資主導的鬧劇中,投資者還是得保持足夠的警惕,切忌心存僥幸,畢竟對散戶來說,雞飛蛋打的概率,遠遠高于從中攥取利潤的概率。
關鍵詞: 京城股份放量大跌 21天14板神話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