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接近尾聲,這一年,有些人選擇躺平,有些人被動內卷,有些人舉步維艱,有些人的行業消失了…所有的遺憾和艱難都將歸零。
2021年是“水深火熱”的一年,疫情此起彼伏,全球經濟再度衰退,金融市場震蕩劇烈。
春節前,茅指數的無腦抱團將指數推向了高潮,未曾想卻是大藍籌最后的狂歡,節后泡沫破裂一瀉千里,權重低迷、成長作妖、題材亂炒的風格被發揮得淋漓盡致。
大起大落下,時代也在加速切換。
整個2021年,又有什么值得銘記的大事件?
不妨跟著筆者,順著時間軸,重溫一下。
01
新舊交替
3月份的兩會,領導人表示要在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國務院和央行也發布了相關的推動政策。
“雙碳”成為能源領域最熱點的話題,也成了股市的投資主線,碳中和概念指數逆市走強,再造就寧族巨無霸的同時,還走出來多只妖股,包括南網能源、順控發展等,包括疊加原材料漲價的相關板塊都紛紛走出一波趨勢。
圖片來源:同花順
一整年,光伏、風電、氫能源、核電、水電等成了香餑餑。
不僅中國,碳中和同時也是全球的共識,體現了一個共同的價值觀,它意味著一個以化石能源為主的發展時代開始結束,一個向非化石能源過渡的時代即將來臨。
碳中和概念以及相關板塊的走強,大A倒是穩住了,但中概股和港股卻節節敗落,除了疫情的沖擊以及回港上市股開局估值溢價過高,最大的沖擊是互聯網的反壟斷。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市場監管總局共發布反壟斷處罰案例高達118起,其中89起涉及互聯網企業,罰款累計突破200億元,幾大電商巨頭都被處以高額罰款,并帶崩了整個互聯網板塊。
數據來源:choice(截至12月28日)
其實,去年年底中央就有提出過對互聯網的反壟斷,只是流動性泛濫,加上資金仍舊迷戀過去的投資邏輯,選擇繼續奏樂繼續舞。
反壟斷雖然下殺了一波互聯網企業,但卻能夠讓行業更加傾向公平化,有助于產生新的發展動能,讓更多的資源用于技術創新,使全社會能夠共享平臺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成果。
2021,新晉的“雙碳”,和舊人互聯網,悄無聲息地完成切換,一切來得有些突然,但又合情合理。
02
清理整頓
2021年,也是許多社會丑陋想象得到糾編的一年。
今年4月,藝人鄭爽出演《倩女幽魂》的1.6億天價片酬曝光,網絡上流行起一個新的計量單位:“一爽”,天價片酬的背后竟然被查出未依法如實進行納稅申報,偷稅漏稅共計7179萬元。國家相關部門三令五申嚴禁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此等行為是頂風作案,最終判處罰款2.99億。
娛樂圈的整頓進行如火如荼之際,火熱的直播帶貨界也沒閑著。年入30億的直播界“一姐”--薇婭偷逃稅款累計超6個億,被罰13.41億,全網封殺。
難怪微博上有人感慨:“薇婭逃的不是13.41億,而是小時候全國人每人給我一塊錢的夢想”。
吃瓜事件年年有,不只是娛樂圈,A股市場也爆了一個大瓜。
5月9日,昔日的私募冠軍、倚天投資董事長葉飛在微博上發文,爆料了一單涉及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黑吃黑”事件,另外還曝出參與市值管理的幾家券商、基金公司以及18家上市公司名單。
雖常聽說機構坐莊割韭菜,可“狼人”自曝的例子還真是少有。目前包括葉飛在內的3起操縱市場案件的涉事人員已被抓捕歸案。
葉飛自稱是中間商,專門為機構接盤上市公司股份牽線搭橋的,本次爆料的源頭就是中源家居操盤方賴賬,沒有按照約定給下家付款。本來是穩賺的生意,結果卻被黑吃黑。
此前,葉飛還曾因市場操縱被重罰2600萬,多名老板跟著他上炒股課,結果巨虧1億。
經濟的快速發展,監管一時半會跟不上,使得不少人有了暴富機會,但是這種劍走偏鋒的機會不會一直存在,更重要的是,出來混,遲早要還。偏鋒賺到的錢,最后也會以各種名義吐出來,遭清算是難免的。
03
削平“三座大山”
說到民生,最重要的無外乎三塊:醫療、教育和住房。
當市場還在糾結要不要抄底跌了30%的阿里巴巴時,“雙減”政策來了。
6月15日,教育部正式成立校外培訓監管司,開始對K12教培進行全面監管。新東方、高途、好未來等公司股價大幅下跌,跌近90%,蒸發了千億市值,行業近乎消失,教育資本化時代過去了。
說教育行業是今年最慘的行業,一點都不過分。K12教育已然成了資本和富人的游戲,任由其發展只會導致嚴重的階層固化、社會出現大問題,這是事關國家發展大計的迫切問題。
這也是國家主張的公益普惠教育、降低教育成本、做到公平教育的原因,減輕普通老百姓的教育成本,也才能更好地推進三胎政策。
除了教育,醫保也不斷出臺新政策,目的都是殊途同歸,而最后一座大山—房地產,國家也開始動真格。
現價限購政策、三道紅線、集中供地等政策組合拳,引發了房地產大佬暴雷,但國家并沒有像過去那樣救市,而是在守住穩定底線的同時,讓房企和行業自動出清,地產的時代正在成為過去式。
三座大山,正一座座被削平。
04
新物種
如果說上半年是新舊切換,那下半年,則是新物種到來的時刻。
這個新物種,就是元宇宙。
9月6日,中青寶宣布計劃推出一款名為《釀酒大師》的虛擬與現實夢幻聯動模擬經營類的元宇宙游戲,引發游戲板塊股價大漲,10月Facebook改名為Meta,把元宇宙推向了高潮。
最近四個月,A股元宇宙概念指數漲幅達到30.9%,基本上只要沾上元宇宙概念,都或多或少漲了一段時間,中青寶九月以來股價累計漲幅翻了近3倍。
數據來源:choice(截至12月28日)
元宇宙可以理解為VR、AR、數字分身、區塊鏈、分布式、去中心等一系列組合的概念,用戶可以通過一副VR眼鏡,在元宇宙中感受到一個與真實世界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甚至可以做到分不清現實與虛擬。
不管你接不接受,元宇宙時代已經來了。雖然目前元宇宙的終極目標似乎還是個構想,但只要有需求,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創新去支撐。
很多人把元宇宙看成下一代互聯網,自然也引發了身處發展瓶頸的國內外科技巨頭紛紛搶灘。
05
大人物的風光和失落
今年最風光的老板,要數馬斯克。
世界首富,身價破3000億美元,特斯拉市值突破了萬億,SpaceX創造歷史,成功把美國宇航員送入了太空,獲評《時代》2021年年度人物。
在特立獨行方面,馬斯克也是過足了“戲癮”。
今年2月,馬斯克宣布購買了15億美元的比特幣,并打算接受比特幣付款,此舉將比特幣價格推高至創紀錄水平。狗狗幣也是因為馬斯克的推文,一年里飆升5000%,幣圈經常因為馬斯克的幾句話而發生巨大波動。
不得不說,馬斯克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具備“宇宙性”,馬斯克的“10G沖浪”不僅僅是為了營銷,更是為了“定義未來”。無論是特斯拉還是SpaceX,他創辦的公司幾乎涵蓋了所有可能直接影響未來的主要行業,并且針對這些領域,已經開始布局和生產。那些年他吹過的牛,正在逐一實現。
除此之外,馬斯克還有功夫擔任一檔喜劇節目的主持人,甚至揚言要辭職去當網紅。
不管你怎么看待馬斯克,但你不得不承認,他拿《時代》年度人物,似乎無可挑剔。
和馬斯克的風光無限相比,地球另外一端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就沒這么瀟灑了。
土耳其央行9月以來累計下調基準利率500個基點,導致土耳其里拉大幅貶值,創歷史低位,一度跌破17關口,股指連續4個交易日觸發6次熔斷。另外,國債價格大幅下跌,10年期國債收益率暴漲至17.25%,年內上演了二次“股債匯三殺”,土耳其成為了全球通脹危機下的第一個犧牲者。
更麻煩的是,埃爾多安的操作總是反其道而行--“降息抗通脹”,雖然快速提振了經濟,出口大幅增長,但是這樣的經濟表象背后卻是搖搖欲墜的根基,確實夠騷的。
成事在天,謀事在人,你很難用經濟學去理解這位狂人總統的所作所為,或許是根植于他心中,甚至土耳其人心中的那份無力承擔的民族偉大復興“土耳其夢”在作祟吧。
同樣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還有獨董們。
鄰近年末,康美業績造假案塵埃落定,但市場的關注點卻被一群躺槍以及如驚弓之鳥的獨董們搶去了。
5名康美獨董將承受上億元的連帶賠償責任,可這5人在康美的月薪僅為1萬元,是仰天長嘆,還是淚流滿面,恐怕沒人知道這5位獨董的內心獨白。
獨董離職潮,隨即上演。平心而論,獨董本應該是獨立于實控人,真正為所有股東利益服務的,但實際上,往往成為老板們的簽字筆,成了擺設。
制度的優化,法規的執行,看來還任重而道遠。
06
結語
再過幾天,2021年就要過去,但今年確實是不平凡的一年。
疫情反反復復,資本市場起起伏伏,正是這樣的波折,也涌現出了很多結構性的機會,每一個時代切換,總有一批舊玩家告別,也總有一批新玩家崛起。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當下的一切,最終都會成為歷史,未來的一切,最終都會如約而至。
只有順應時勢,才能有所突破。
即將到來的2022年,又會發生什么不平凡的事件?
關鍵詞: 年終特稿 | 切換與變革 致敬不平凡的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