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反復,在防疫嚴控的大背景下,多地倡導就地過年,合肥還給出了1000元就地過年的“大紅包”。就地過年,減少流動,宅經濟又興起,社區團購的余溫還沒散去,資本又盯上了預制菜的滲透潛力。
市場連跌幾日,而率先扛旗反彈大旗的正是預制菜。預制菜板塊整體大漲8%,板塊能掀起漲停潮,其中得利斯一字漲停,同慶樓、味知香漲停,國聯水產更是20CM長陽拔起。
據統計,目前A股與預制菜相關的上市公司共有19家,其中有專門的預制菜企業,也有大型餐飲企業、食品供應鏈企業涉足到預制菜。
預制菜,其實就是半成品菜,工廠前段提前搭配做好菜式,然后包裝冷藏,再到消費者購買后簡單加熱即可食用。
目前,預制菜同時在B端和C端得到快速發展。在B端市場上,預制菜可有效降低餐飲企業房租、原材料、人工等成本,同時保障了連鎖餐飲出品的一致性,運營效率較高;C端市場上,預制菜性價比高、口感好,有效降低消費者的做菜負擔,提升生活品質。
山西證券表示,我國居民家庭越來越依賴食物工業化生產和社會化供應。預制菜簡化繁瑣買菜、洗菜、切菜、烹制步驟,融合品質、營養和口感,迎合快節奏生活下年輕消費群體生活方式。
2021年中國預制菜空間規模預計達到3400億元,同比增長18%。未來3-5年我國預制菜行業有望成為下一個萬億餐飲市場。
對于一字漲停的得利斯,公司以生豬屠宰、肉制品深加工、速凍調理產品加工、牛肉系列產品精細加工為主業。
在昨日調研信息表示,公司預制菜產能并未充分釋放,隨著風口擴大、B端客戶資源壯大,預制菜營收有望翻倍。
公司表示,目前公司的預制菜業務在B端與C端的業務占比為7:3。2020年狹義的預制菜體量(剔除低溫肉制品類)4億多,2021年營收增長較快,預計2022年預制菜營收規模約12億元。
此外,預制菜在風口上,多家食品類公司都表示已涉及預制菜業務。
國聯水產昨日公告稱,公司與上海盒馬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決定共同攜手,在水產預制菜品開發與市場推廣、共建鄉村振興產業園區、聯合品牌合作及消費動態共享等領域開展合作。公告還指出,雙方的深度合作,將共同探索水產食品產業創新發展新模式,推動水產食品深加工產業的升級,能夠幫助優質的水產品及水產預制菜品實現市場擴張,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
值得注意是,國聯水產近來持續加碼預制菜產能。1月3日,公司公告,公司定增擬募集資金10億元,其中2億元用于子公司廣東國美水產食品有限公司中央廚房項目,5億元用于子公司國聯(益陽)食品有限公司水產品深加工擴建項目,3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此次募投項目建設達產后,國美水產中央廚房建設項目將新增年產能4000噸蝦餃、10000噸烤魚、4000噸蝦滑、1000噸酸菜魚、2500噸米面類海洋食品和2500噸油炸類水產品;國聯(益陽)食品有限公司項目將新增年產能1.53萬噸小龍蝦和2.97萬噸魚類深加工產品。
毫無疑問,受疫情嚴控、就地過年的影響,包括醫療、消費行業中的預制菜又再一次迎來風口。
但事實上,有機構認為,預制菜在國外市場已非常成熟,在美國、日本等國家已有較高接受度。我國預制菜起步較晚,但也初具規模。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受新冠疫情沖擊,我國餐飲業收入同比下降16.6%,減少至3.95萬億元。其中,預制菜行業整體市場規模大概在2100億元。預計未來幾年還將以20%左右的復合增速增長,到2025年達到6000億元。
但行業目前仍然存在銷售區域小、地域特征明顯、參與者眾多、行業集中度低、規模以上企業較少等問題。未來隨著集中度提升,具有供應鏈優勢、品牌效應等的優質公司可能會提前跑出來。
表現在資本市場上,市場避高就低,稍微有增長性的預制菜賽道就被嗅覺靈敏的資金搶先攻占。短期來看,在業績空窗期,這些小而美的賽道就成為資金追逐的香餑餑,但是否是機構所言的萬億大賽到,能否走出趨勢大行情,光靠想還不夠,還得拿出業績來證明。
關鍵詞: 高低切換下 市場盯上了預制菜!這菜 可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