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域醫學作為國內第三方醫學檢驗龍頭,受益于新冠疫情檢測,近兩年業績實現爆發式增長,但公司股價卻從21年2月份的高點持續下跌,目前已經腰斬,套牢了一大波想要抄底的投資者。
今天下午金域醫學股價再度閃崩,截止收盤-5.79%。據悉鄭州金域臨床檢驗中心有限公司區域負責人張某東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實施引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行為。禹州市公安局對張某東以涉嫌刑事犯罪立案偵查并采取強制措施。
針對市場有傳言稱該員工丟失試劑盒,然后偽造了陰性證明的說法,金域醫學方面負責人表示,“目前集團正在全力配合調查處理中,一切以官方通告為準。"
金域醫學成立于2003年,經過17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國內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的龍頭,目前金域在內地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建立了38家中心醫學實驗室,為超過23,000家醫療機構提供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服務。
資料來源:中信建投
第三方醫學檢驗(ICL),是指在衛生行政部門許可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專業從事醫學檢測的醫療機構,作用類似醫院檢驗科、病理科。ICL通過向上游供應商規?;少彊z驗儀器及試劑耗材,利用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等檢驗檢測技術,為下游各類醫療機構提供集約化醫學檢驗外包服務。下圖為醫學檢驗產業鏈。
資料來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金域醫學新冠檢測業務主要來自醫院外包和國家抗疫統籌,國家大規??挂呓y籌這一塊,雖然單價不高,但是量很大,并且國家要求地方醫院下調檢測服務費,但很多地方醫院做不了,就只有外包。
截至21年11月底,金域醫學累計新冠核酸檢測量超過2億人份,其中2020年全年超3200萬人份、2021Q1約3000萬人份,2021Q2約3500萬人份,判斷2021Q3約7300萬人份。2021Q1-Q3公司實現新冠檢測業務收入約33億元,其中Q3單季度收入約12億元。
財務數據方面,公司2021Q1-Q3實現收入、凈利潤、扣非凈利潤86.17億、16.72億、16.48億元,同比+47.87%、+58.52%、+61.62%。
單看2021Q3實現收入、凈利潤、扣非凈利潤31.62億、6.13億、6.19億元,同比+34.39%、+22.84%、+28.36%。
短期來看公司增長來自特檢業務驅動,尤其是三級客戶占比提升。公司三大特檢業務,臨床基因組檢測中心集中在遺傳性疾病和腫瘤分子診斷方向,臨床質譜檢測中心集中在遺傳代謝病與營養素檢測,病理診斷中心主要針對細胞學診斷、分子病例檢測以及腎臟等特殊病理診斷。
金域特檢平臺及應用領域
資料來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截至2020年底,公司特檢業務占比達到48.77%(扣除新冠),后續有望持續提升;截至2021Q3三級醫院扣除新冠業務占比34.99%,隨著營銷和疾病系列的持續推進,三級醫院客戶占比持續提升。
對于IVD集采,第三方實驗室作為體外診斷(IVD)下游,主要提供檢驗服務,其收入主要依靠醫療機構外包業務,檢驗服務所需診斷試劑在成本端占比為30%。
目前國內體外診斷試劑銷售仍以經銷為主,由試劑廠商的省級代理給到醫院,而金域醫學試劑的價格比省級代理價格還低10% ,即使未來金域醫學的試劑價格比代理商給到醫院的價格還高,公司也有談價空間,因為公司議價能力很強,不用擔心成本問題。并且第三方實驗室優勢,不僅僅是試劑,試劑只占30% ,成本優勢更重要體現在運營效率上面。
綜合來看,新冠檢測業務下滑不可避免,常規業務競爭激烈,特檢業務是金域醫學重要的增長點。此次鄭州檢測違法事件對于公司的影響需要進一步評估,但金域醫學作為第三檢驗的公信力必然會受損,院外檢驗市場急需加強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