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生物醫藥全線崩潰,細分來看醫療器械板塊前段時間漲得最猛,今天也跌得最狠。而CXO板塊整體表現較好,龍頭藥明康德漲3.7%、龍二康龍化成漲3.9%,凱萊英漲3.9%、泰格醫藥多股跟漲。
此前多家CXO企業已經發布21年業績預告,行業高景氣逐步被驗證。
具體來看,1月16日博騰股份發布2021年年報業績預告,公司2021年營業收入和扣非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5%~50%和80%~90%,其中單Q4營業收入和扣非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66.9%~84.6%和142.1%~184.2%。
2021年,公司持續推進細胞與基因CDMO業務能力建設和制劑CDMO能力建設,新業務虧損大概約1億元,若扣除新業務虧損,扣非凈利潤為6.19~6.48億元,同比增長87.1%~95.8%,公司的小分子業務的利潤繼續呈現超高速增長。展望2022年,公司小分子業務在常規訂單高增長、新增產能持續投入、以及相關大訂單的增厚基礎上將持續實現超高業績增長。
1月12日泰格醫藥發布2021年業績預告,2021年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6.25-30.27億元,同比增長50%-73%;實現扣非凈利潤11.33-13.24億元,同比增長60%-87%,超出市場預期。
另外上周,第40屆JPM大會于美國東部時間2022年1月10日至13日召開。作為行業內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醫療投資研討會之一,JP摩根醫療健康大會吸引了全球大量生物醫藥公司參與,國內也有很多企業積極參與,包括藥明康德、藥明生物、信達生物、百濟神州、君實生物等企業。
藥明康德、藥明生物先后在JPM會議上做了報告,藥明康德今年預計營收在225億元左右,近五年CAGR為34%。藥明生物今年預計營收98億元左右,近五年CAGR為62%。人才資源方面,藥明康德截至2021年底有34912名雇員,五年CAGR為25%。
催化劑方面,疫情反復,療效確切、使用方便的小分子口服藥具有巨大的臨床應用和商業開發價值,中國CDMO及原料藥企業將是直接受益方。
目前,直接抗新冠病毒口服藥物主要是聚合酶抑制劑(RdRp)、蛋白酶抑制劑(3CL)兩種機制。海外已經有輝瑞的蛋白酶抑制劑Paxlovid(Nirmatrelvir+利托那韋)和默沙東的聚合酶抑制劑Molnupiravir兩款口服藥獲批EUA,治療新冠輕癥患者。其中,Paxlovid療效出色,與安慰劑相比將住院或死亡風險降低了89%。
輝瑞CEO表示,預計2022年底將生產12000萬療程的Paxlovid,預期銷售總額將達到634.8億美元,有望成為歷史上銷量TOP1的藥物。默沙東預計2022年底將至少生產3000萬療程的Molnupiravir,屆時銷售總額將達150億美元。
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藥的生產國和出口國,我國原料藥產能約占全球28%,其中出口占比約為65%,主要出口地集中于亞洲、歐洲、北美洲。當下,全球CDMO產業鏈逐漸向中國轉移,國內眾多CDMO企業與跨國藥企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國內頭部CDMO企業承接較多新冠藥物訂單。
凱萊英與博騰股份相關公告
資料來源:國盛證券
當下國產新冠口服藥急需自主可控。輝瑞的(3CL)蛋白酶抑制劑Paxlovid(Nirmatrelvir+利托那韋)放了40多個第三世界國家的專利授權,不給中國(中國在MPP組織中,被列為了中高收入國家中國)。
中國的3CL來自藥明康德DDSU、上海藥物所。上海藥物所給出了3個口服3CL,分別是給了前沿(前沿本來自己就有注射3CL)、先聲藥業、君實。上海藥物所的分子是改輝瑞為主,因此需要聯用利托那韋。藥明康德DDSU給出了4個口服3CL,已知給到的是廣生堂、眾生藥業。
資料來源:華創證券
中泰證券認為,中國CXO企業在2021年表現出高度的景氣度,存貨水平、合同負債與訂單情況也為2022年增長奠定基礎。行業估值經過泡沫擠壓進入再平衡時期,行業投資進入精挑細選時期,龍頭公司有望憑借技術優勢承接更多訂單和更復雜的業務。
關鍵詞: A股生物醫藥全線崩潰 CXO板塊成為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