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三大指數全天分化,滬指漲0.8%報3569點,深成指漲0.19%報14391點,創業板指跌0.82%報3144點。兩市成交額11959億元,北向資金凈流入62.33億元。
盤面上,近期熱點題材大跌,新冠檢測概念股現跌停潮,幽門螺桿菌、預制菜、元宇宙概念重挫。銀行板塊震蕩走強,航空板塊異動拉升;煤炭期貨大漲,煤炭股跟隨全線走強,中國神華漲逾4%;石油股受國際油價刺激,表現強勁,中國石油漲3%;金融股普遍上漲,特高壓、風能、白酒等概念活躍。
具體來看:
機場航運大漲,吉祥航空漲超5%,華夏航空漲超4%,中國國航、南方航空漲超3%,中國東航、上海機場漲超2%,春秋航空、ST海航等跟漲。
中金最新研報指出,當前航空行業正處于新冠疫情導致的盈利周期底部。2022年開始,行業基本面回暖確定性高,2022-2025年行業供給增速或較十三五期間顯著放緩,行業供不應求或于2023年或者國際線需求大幅改善時出現,疊加票價市場化進程持續推進,有望帶來航司盈利基本面大幅改善。
煤炭股漲幅居前,晉控煤業漲近10%,平煤股份、神火股份漲超7%,物產環能漲超6%,山煤國際、ST大洲漲超5%,靖遠煤電、潞安環能、中國神華漲超4%。
綠電板塊反彈,中國電建漲超9%,上海電力、華能國際、西昌電力漲超8%,吉電股份漲超5%,華電國際、晉控電力、粵電力A、國投電力漲超4%。
對于綠電板塊近期的調整,天風證券認為,市場擔憂2022年穩經濟預期下,雙控目標政策轉變,能耗考核優先級將會讓位于經濟增長,進而導致“雙碳”推進節奏放緩。此外,市場擔憂火電運營商業績快報公布將會對股價造成較大擾動,因此部分資金搶跑避險。十四五期間風光裝機有望高增,疊加綠電政策催化,綠電交易量有望持續增長,同時電力供需仍將偏緊,電價易漲難跌,因此新能源運營商是量升價穩的優質標的,估值有望快速提升。
新冠檢測板塊繼續下挫,奧泰生物、基蛋生物、九安醫療、濟民醫療跌停,博拓生物跌超19%,熱景生物、安旭生物跌超16%,之江生物跌超11%。
預制菜板塊繼續回調,蓋世食品跌超20%,惠發食品、大湖股份、春雪食品、西安飲食、同慶樓等多只個股跌停,味知香跌超9%,全聚德跌超8%,國聯水產跌超6%。
在板塊大幅回調之際,個股獐子島逆勢漲停,報4.26元,總市值30.29億元。
消息面上,《鳳凰周刊》抖音官方賬號昨日盤后發布一則短視頻,并配文稱“由于湯加火山噴發和海嘯,大量太平洋扇貝涌入獐子島,預計今年收益將增長100%以上?!睂Υ?,獐子島回應稱,尚不清楚上述情況,如有重大情況,公司會第一時間進行披露。
元宇宙相關概念走低,宣亞國際跌超16%,鋒尚文化跌超14%,易尚展示、中青寶、新開普、美盛文化跌超9%,中文在線跌超7%,湯姆貓等跌超6%。
北向資金方面,北上資金凈流入62.33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59.5億元,深股通凈流入2.83億元。
展望未來,方正策略認為,目前高景氣板塊估值風險大幅釋放,多數熱門行業的估值與預期盈利大致匹配。第一,自2021年春節后以來,高景氣板塊的估值消化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以基金重倉股為代表的高景氣板塊龍頭公司的估值溢價已降至合理區間。第二,2022年年初的本輪調整主要針對龍頭公司,板塊中的小盤股受到的沖擊并不大。創業板估值分化水平創近三年新低也體現出市場偏好從高溢價大盤股向長期低迷的小盤股持續擴散。第三,從歷史數據來看,當前高景氣行業的估值已經不算太高,估值風險已經得到大幅釋放。因此,在低估值板塊階段性修復后,機會主要還是在硬科技小盤成長方向,相對估值位置不高、資金并不擁擠,且有新興產業投資擴張的產業邏輯。
關鍵詞: A股收評:主要指數分化 滬指漲0 8% 熱點題材重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