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森控股遞表港交所,離成為HR SaaS第一股又近了一步。
北森控股是中國最大的一體化HR SaaS及人才管理平臺,光環加身疊加明星股東陣營,一時風頭無兩。
但是,北森控股真的值得期待嗎?
一、北森打破供給側瓶頸,HCM市場進入爆發元年
過去兩年,新經濟賽道在諸多內外因素影響下,市場受到較大沖擊,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企業級SaaS市場仍保持較快發展。在疫情之下,遠程辦公和線上招聘場景增多,企業數字化轉型逐步加快,SaaS 憑借標準化靈活部署、便于迭代、按需付費等特點較快地在企業級軟件領域滲透。
其中,根據艾瑞咨詢,2020年企業級SaaS市場規模為538億元,同比增長48.6%。2020 年全年中國人力資本管理軟件即服務(即 HCM SaaS或者HR SaaS)同比增長 37.5%(根據IDC),高于中國 SaaS 市場整體增速;未來六年(2020年-2026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達38.2%(根據灼識咨詢),引領中國 SaaS 市場快速發展。而整個HCM市場的成長性亦相當亮眼。2020年中國HCM市場的市場規模為3,199億元,2026年將增至8,756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8.3%(根據灼識咨詢)。
圖:2016年-2023年中國企業級SaaS市場規模及預測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HCM,即人力資本管理,指的是企業用于招聘、管理、發展、留住及優化其人才的解決方案及相關專業服務。HCM的內涵包括招聘管理、核心人力管理、培訓開發、人才管理、人才測評、組織發展等全鏈條服務。而HCM SaaS/HR SaaS是進行HCM的有效遠端工具。比如,企業可以通過HR SaaS工具來高效率地招聘人才、進行數據挖掘與分析,提升組織決策效率。
企業最重要的資源是員工,因此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環。尤其對大企業而言,容易犯“大企業病”。一方面,包括HR SaaS在內的HCM工具,能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有利于解決管理中的關鍵問題;另一方面,很多企業希望借助HCM提升競爭力。
一些機構投資者認為,HCM市場已經到了爆發的前夕。行業改變的根本原因,并不僅僅是疫情催化需求側釋放潛力,更重要的是來自供給側的革新。
事實上,HCM在美國已經相當成熟,但在過去數年在中國的表現卻低于預期。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2020年美國按收入計的云端HCM解決方案市場規模是中國的21.2倍,這一差距,與中國作為經濟大國與人口大國的地位是非常不相稱的。
制約其發展的原因,并非需求不足,而是來自供給側的瓶頸。不同于美國,中國的HCM市場極其復雜,存在多個不同功能的細分賽道相互隔離,各個單模塊供應商盤踞在各自的舒適區。這造成了業務的割裂與數據的割裂——這為HR軟件的SaaS化進程造成了很大困難。正是因為如此,國外的HR SaaS很難匹配國內市場,水土不服;國內的SaaS軟件亦難打造出一個全面貼合國內生態的SaaS平臺。
直到北森控股破局——公司實現了行業三次零的突破,并打造三個“國內首個”。
北森控股是中國最早做HR SaaS的企業之一。十年前,中國的HCM市場仍在探索階段,北森控股已率先將SaaS模式引入該領域,開創了中國云端HCM解決方案的先河,并引領了以云計算重塑HCM工具的潮流。
公司的核心產品——iTalentX平臺,是業內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提供全套云端應用程序的平臺,為企業提供云端軟件解決方案。iTalentX是一體化HR SaaS平臺,產品及解決方案覆蓋企業員工從招聘、入職、人事、考勤、薪酬到績效、繼任、離職的全生命周期HCM需求。相比于人事、招聘、績效等單一模塊的管理系統,iTalentX將原本分散的業務、數據之間實現了打通,提供覆蓋人力資源全場景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北森控股也是中國唯一一家已構建統一開放的PaaS平臺的云端HCM解決方案提供商,向PaaS層面進一步延伸,構建領先、快速完善的方案服務能力及實施交付生態,打造更綜合的云平臺。
二、中國最大的一體化HR SaaS
雖然國內HR SaaS行業整體發展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 但是以北森控股為代表的頭部廠商,已經展現出較為有力的競爭優勢,并呈現業務高速擴張的趨勢。招股書顯示,以2020年收入計,北森控股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云端HCM解決方案提供商。CR5的市場份額不到30%,其中北森控股一家的市場份額就達12.0%,高于第二名及第三名玩家的總和,彰顯出絕對的龍頭地位。
過去多年,北森控股穩扎穩打,以產品的服務能力為重點,積累了豐富的大型客戶服務經驗和能力,得到了下游客戶的普遍認可,并在行業內已形成良好的口碑和影響力。截至去年第三季度,北森控股的客戶群包括各類快速增長的大規模行業中的約4500家企業,涵蓋科技、房地產、金融服務以及汽車及制造行業的絕大部分前十企業。《財富》中國500強中,高達七成的公司是北森控股的客戶!
訂閱收入留存率,是衡量云端HCM解決方案的現有客戶產生的收入隨時間的增長情況的重要指標。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財年,北森的訂閱收入留存率為113%,較同期高位上升8個百分點;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過去十二個月,訂閱收入留存率為119%,同比增加13個百分點。
在客戶基數以及客戶價值雙重提升的“量價齊升”邏輯之下,北森控股發展潛力快速釋放。根據招股書,截至2019年、2020年、2021年3月31日止三個財年,北森控股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82億元、4.59億元、5.56億元,增長幅度為45.55%;云端HCM解決方案(訂閱產品)產生的收入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從2019財年的2.09億元增長到3.49億元,增長了近七成,成為公司成長的主要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9財年到2021財年,云端HCM解決方案(訂閱產品)占總收入的比重從54.7%提升至62.7%。而SaaS業務的毛利率較高,穩定在60%以上。隨著收入結構不斷優化,將帶動公司整體的毛利率進入上揚區間,提升公司整體盈利水平。
但亦有投資者擔憂虧損問題。對于科技公司,尤其是SaaS公司,無疑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報告期內,北森控股分別虧損人民幣6.90億元、12.67億元、9.40億元和8.2億元。虧損主要是因會計準則而致,并非是由經營產生的實質性虧損。其中最主要是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引起的,這種情況在小米、美團等赴港上市的明星企業的報表中也存在。排除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等因素,北森控股經調整后的虧損大幅收窄為1.69億元、2.42億元、1.08億元和0.83億元。
公司在此前的融資采用了發行可轉換可贖回的優先股的方式,只要公司估值增長,就會產生合約承擔的公允價值變動而產生虧損。
一方面,這相當于一個“反向指標”——公司市值越高,優先股對應的公允價值就會越高,因而導致的虧損就越大,反而能說明資本市場對其較為認可;另一方面,這是非現金科目的調整,未來也極大概率無現金流出。公司上市后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持有人可享受巨額市場溢價,故公司贖回率極低,因此不構成公司向持有人支付現金或轉移資產等情況,不會影響公司現金流情況。
其實,不用通過這個“反向指標”,從投融資也能看出資本市場對于北森控股的青睞。經緯創投、紅杉中國、中金公司、深創投、高盛、富達國際、軟銀愿景基金、春華資本等明星機構投資者紛紛加持,這個HR SaaS第一股可謂是星光熠熠,也難怪資本市場對其上市翹首以盼。
關鍵詞: HR SaaS第一股來襲! 北森控股如何重塑HCM云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