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生物醫藥再度團滅,截止收盤,化學制藥板塊-3.6%、醫療服務-3%,醫療器械-4.7%,可以用尸橫遍野來形容了。
但在這樣慘烈的戰況下,博瑞醫藥今天開盤卻直接一字漲停,表現十分亮眼。博瑞醫藥主要從事高難仿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制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消息面上,MPP向包括博瑞醫藥在內的27家藥企授權生產新冠口服藥物Molnupiravir。獲許可區域為105個中低收入國家/地區,不包括中國。
那么,授權生產新冠口服藥物Molnupiravir,對博瑞醫藥的業績影響有多大呢?
首先對Molnupiravir仿制藥市場規模簡要測算。
假設全球實際平均感染率與歐美統計感染率持平,而治療率為歐美地區的60%,則MPP授權供應國將在2022年共計應獲得新冠小分子3.73億劑。
印度已披露仿制藥Molflu單療程費用為18.77美元,假定廣泛供應后新冠小分子MPP供應國平均價格為該價格的70%,約合每療程13.14美元。
假定未來molnupiravir仿制產品市占率為25%。
最后對應市場空間為12.25億美元。
數據來源:國盛證券
12.25億美元的市場對于當前體量的博瑞來說,絕對不算小。但由于本次新冠口服藥仿制許可為非獨家許可,博瑞能占到多大份額有待觀察。
再看業績,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收入7.5億元(+46.6%),實現凈利潤1.8億元(+45.3%),扣非歸母凈利潤1.7億元(+50.4%),還算不錯。
分板塊看,產品銷售收入為6.42億,在同期70%高增速的基礎上實現了53%的高增長,制劑收入3,394萬元,達去年全年制劑收入的94%。海外權益分成收入4,592萬元,同比增長0.05%;技術收入5,831萬元,同比增長33%。
Q3總體毛利率提升3.58個百分點,主要系前5大原料藥毛利率提升及高毛利的技術收入實現了高增長,如米卡芬凈鈉原料藥增長167%,毛利率達75%以上,恩替卡韋原料藥,收入同比增長34.5%,毛利率達25%以上,卡泊芬凈原料藥增長26%,毛利率達60%以上;阿尼芬凈原料藥同比增長56%,毛利率達70%以上;磺達肝癸鈉原料藥同比增長277%,毛利率達60%以上。
技術方面,經過多年的研發積累,博瑞已構建了多個成熟的高技術壁壘研發平臺,分別是多手性藥物技術平臺、發酵半合成技術平臺、非生物大分子平臺、靶向高分子偶聯平臺及吸入制劑技術平臺。
公司5大技術平臺布局品種情況
數據來源:國開證券研究與發展部
另外,公司與部分下游客戶簽訂合作協議提供原料藥或中間體,享有客戶相關產品收入或利潤一定比例的分成。這種分成方式在國內原料藥企業中少有,是公司技術實力的重要體現。
公司已簽訂的產品分成合作協議情況
數據來源:國開證券研究與發展部
目前公司在國內外均有項目處于申報階段。國內方面,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注射用BGC0228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原料藥在審評中;國際注冊方面,泊沙康唑晶型I原料藥、多殺菌素原料藥、奧貝膽酸原料藥、中間體達巴萬星母核和中間體美登素DM1(MTS)已向美國FDA遞交DMF,恩替卡韋(ET)原料藥已向韓國提交預注冊,目前處于待審評狀態。
公司在研39個項目,包括多個公司強項高難度仿制藥,新建呼吸制劑平臺產品沙美特羅吸入劑、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創新藥項目等。
綜合來看,博瑞醫藥質地較好,但Molnupiravir仿制藥貢獻存在不確定性,疊加市場情緒較差,盲目追高風險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