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股民說,炒股票給人以刺激的就是不確定性??珊?,可壞,同樣讓人捉摸不透......
而對于持有博騰股份的2.36萬的股民來說,深有感悟。上個星期CRO整體下挫,持有得提心吊膽,但周末的利好消息,卻真有人在家中坐,“?!睆奶焐蟻淼母惺?。
最近國家藥監局根據《藥品管理法》相關規定,附條件批準輝瑞公司的新冠病毒治療藥物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即Paxlovid)進口注冊。而與此同時,博騰股份周末發公告稱,收到輝瑞旗下公司6.81億美元采購訂單,約合42億元人民幣,僅這一單就超過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50%。
上一次新冠特效藥行情,蹭上輝瑞的雅本化學走出了翻四倍的行情,而這一次有輝瑞大單支撐,自然少不了資本市場的追捧。而博騰股份的股吧周末也是一片歡呼,有不少股民高喊,下一個雅本化學,翻倍有望。
周一,博騰股份不負眾望,開盤一字,20CM長陽拔起,最高將近6億封單額,就連前一日重挫的雅本化學都被帶動激活漲停。截止收盤,報收73.58元,市值重返400億元。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博騰股份日線走勢圖)
那么投資者關心的肯定是,博騰蹭上輝瑞特效藥這陣風到底有多大,而且能持續多久,更重要的是這個風能把博騰吹到什么高度呢?
01
意外之喜?
其實,博騰股份能拿到輝瑞的特效藥訂單市場早已有傳聞,只不過再此市場節點上,博騰股份拿42億超出市場預期。
一來,此次再簽與輝瑞簽的大額新訂單,業績公司高增長確定性更強,給了市場意外之喜。二來,周末從國家的態度來看,不難看出對于口服特效藥的重視,又增加了該事件的想象空間。
此次采購訂單大概就是與輝瑞的新冠口服藥有關。有了第一次合作,還有第二次合作,那第三次合作大概也不是問題。
去年,11月18日,美國輝瑞公司(Pfizer)發布公告稱,美國政府已經以52.9億美元的價格訂購了1000萬療程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藥物Paxlovid。什么是Paxlovid?Paxlovid就是小分子創新藥。
公司在11月30日公告稱,收到美國某大型制藥公司的新一批《采購訂單》,該等訂單為客戶某小分子創新藥相關的合同定制研發生產(CDMO)服務訂單。截至訂單送達日,公司過去連續十二個月內累計收到相關產品的訂單金額合計2.17億美元。
說的就是小分子創新藥。
此外,此次新簽訂的輝瑞大訂單直接合作客戶為輝瑞在全球最大的愛爾蘭生產基地,且考慮到輝瑞在2021年11月初公開表示愛爾蘭工廠將作為新冠藥Paxlovid的核心生產基地。輝瑞在該產品上對公司的采購訂單金額已合計達到8.98億美金,大致判斷此次合作將實現博騰股份與輝瑞愛爾蘭工廠能達到深度綁定。
大訂單拉動,短期業績高增長有保障。一方面有望在短中期特別是2022年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業績彈性。另一方面也有望進一步深化公司和輝瑞之間的合作,為后續在更多產品上實現戰略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外,周末,國家藥監局根據《藥品管理法》相關規定,附條件批準輝瑞公司的新冠病毒治療藥物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即Paxlovid)進口注冊。
該特效藥去年12月22日獲得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緊急批準以后,我們國內僅用了50天,就將其批準進口,創造了史上最快的新冠藥物的進口紀錄。
從國家的態度來看,進口疫苗一直進度緩慢而引進口服藥物相比之下進度神速,不難看出對于這件事的重視程度。
不少專業人士認為,像這樣的口服治療藥物其實特別適合中國現階段的防疫狀態:整體感染不多,時常有單點突破。單點突破,按張文宏醫生的說法要以快打快,就是在感染初起的時候把這種口服藥抵上去,疑似、密接都可以先用藥,將病毒控制在初發階段,盡可能減少醫療機構負擔也減少大規模封城停業這些舉措,把疫情情控制在小范圍。這樣一來應該可以有效節省每次疫情情突破后的清零時間,也大大降低花在防疫上的社會成本。
按照這么看,特效藥重要性不斷提升,又增加了博騰的想象空間。
02
機構跑啥?
盤后,博騰股份上榜龍虎榜,但賣出前五機構清一色賣出,又給公司接下來的走勢增加了不確定性。
從榜上來看,資金凈賣出3500萬元,股民難免一臉懵,特大利好加持,機構你跑啥呢?
(數據來源同花順,博騰股份龍虎榜)
我們都知道,博騰股份屬于CXO賽道,又是機構重倉股,目前CXO與機構重倉的標的都在被市場唾棄,難得大利好下,機構卻偷偷地減倉。
過去幾年,CXO是醫藥,乃至滬深兩市最強賽道之一,幾倍、10倍的大牛股頻頻涌現。
而博騰2005年以CMO起家,2017年開始通過“營銷轉型、工藝化學CRO、產品升級、技術平臺”成功轉型為CRO+CDMO企業,并躋身國內領先,國內小分子CDMO體量排名第三。
過去三年間,博騰股份營收從15億增長至30億,收入增長逐年提速,盈利能力水平不斷提升。在1月17日的2021年度業績預告中,公司營業收入30億元-31億元,同比增長45%-50%;歸母凈利潤5.00億元-5.32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54.00%-64.00%。
但博騰股份海外業務占比非常極高,很容易受到海外市場的影響。以公司2021年半年報為例,公司海外營收9.23億,占比超過70%,前十大客戶占比超六成。
(數據來源,博騰股份前十大客戶集中度)
目前,國內CXO企業整體在全球的市占率并不算太高,但隨著在全球擴大分工利益鏈條時,存在被既得利益打壓的風險,更加讓市場擔憂未來美國會不會有進一步的制裁舉措。2月7日,藥明生物被列入“未經核實名單”,標桿龍頭藥明生物在港股一度閃崩31%,市值一度蒸發1000億港元。交易1個小時有余,藥明緊急停牌了。
對于中國CXO生物醫藥公司而言,這僅僅是個案,還是打壓的開始?現在不好下定論。往悲觀里講,形勢并不樂觀。
從2018年開始,中美之間圍繞科技領域展開了激烈的博弈,在通信、半導體、新能源(包括光伏)、軍工等行業均有交手。而這些領域往往是中國競爭實力強勁可以挑戰美國。事實上,不少行業龍頭核心競爭力已經超越美國,這讓美國大感焦慮與緊張,后者也常拿所謂的國家安全等借口無情打壓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在醫藥領域,基于看病救人的屬性,看似沒有什么打壓的必要。但美國資本利益為上,國內醫藥公司在海外攻城略地,搶食美國醫藥巨頭的蛋糕奶酪,確實存在以不合理的借口進行打壓的動機。
同樣的,短期上來看,博騰股份有輝瑞大單的利好支撐,市場情緒高漲帶動下,短線資金參與博弈,但從長期看,機構資金都有明顯的流出的痕跡。
03
結語
當前CXO頭部公司的瘋狂擴張速度,以及原料企業瘋狂轉型CDMO的現狀來看,沒有所謂的慢牛,會大幅超前于市場預期走完高景周期。此外,CXO海外業務占都比較高,營收主要依賴于海外用戶,意味著很容易受到外圍的影響,、業績高增長還是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不過,12月15日那一波CXO集體暴跌,以及2月8日瘋狂下殺,消息面只是導火索,最核心的底層邏輯還是此前估值過高。
目前來看,盡管博騰前短時間從高位跌近40%,而受消息刺激大漲,當前估值又回至90倍附近。
(數據來源wind,博騰股份估值)
從客觀的角度看,博騰估值并不低,盡管有新增大訂單利好的刺激,市場情緒高漲,但要注意CRO整體抱團瓦解的風險。
關鍵詞: 一單吃一年!博騰起飛 機構卻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