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26j7v"><table id="26j7v"><thead id="26j7v"></thead></table></ruby>
    <strong id="26j7v"></strong>
    <progress id="26j7v"></progress>
    國內產業> 正文

    醫藥大反攻,企穩了嗎?

    時間: 2022-02-15 19:24:06 來源: 格隆匯

    今日,醫藥大面積暴漲,葛蘭終于回些血了。

    在A股CXO領域,昭衍新藥、凱萊英、藥石科技、藥明康德、康龍化成紛紛漲停,頗為壯觀;在醫療服務領域,愛爾眼科大漲5.4%,通策醫療大漲4.8%。在醫療器械領域,邁瑞醫療大漲6.4%,愛博醫療大漲8.7%。在醫美領域,愛美客大漲8%,貝泰妮大漲7.8%。

    A股CXO掀漲停潮,來源:東財

    在港股,醫藥表現相當強勢。藥明生物大漲10%,信達生物大漲17%,金斯瑞生物科技大漲13%,時代天使大漲超10%,海吉亞醫療大漲8%,微創醫療大漲6%。

    撥開云霧見天日,守得云開見月明。醫藥散戶投資者作為最近半年多時間最悲催的一類群體,終于堅守到春暖花開的時候了嗎?接下來,該怎么辦?

    01

    大漲邏輯

    從去年7月開始,醫藥行業整體大幅回撤。一方面,估值泡沫太大,本身有巨大的回歸壓力。另一方面,監管政策的高強度打壓(尤其是集采),沖擊眾多細分領域的業績高增長前景,基本面有所傷害。醫藥行業遭遇慘烈的“戴維斯雙殺”。

    醫療ETF走勢圖,來源:東財

    由于行業景氣度高,CXO是大醫藥行業邏輯很硬核的細分領域,亦是大幅回撤相對很晚的領域。去年12月15日,CRO板塊大跌7.4%,從此開啟急速暴跌,不足40個交易日,累跌34%。個股方面,藥明康德和康龍化成均大跌39%,凱萊英更是重挫42%。

    CXO龍頭階段跌幅統計,來源:東財

    CXO遭遇瘋狂拋售,醫藥行業投資的市場情緒跌至冰點。有人說,CXO完成最后一跌,大醫藥恐怕也就見階段底了。

    CXO超高估值泡沫被擠干凈了。按照2月11日收盤來計算,2022年藥明康德33倍、藥明生物41倍、泰格醫藥34倍、康龍化成41倍、凱萊英33倍、博騰股份22倍、昭衍新藥44倍、美迪西40倍,CXO板塊全面進入PEG小于1的階段。

    CXO持續暴跌同時,醫藥其他領域同樣跟隨大跌。諸如,去年估值去到200倍的通策醫療,經歷持續暴跌之后,PE-TTM一度來到了68倍,已經處于過去幾年相對合理的區間水平。

    通策醫療PE走勢圖,來源:東財

    邁瑞醫療,PE-TTM已經來到45倍。如果估值切換到2022年,就更低一些了。參照過往歷史水平,目前估值處于相對合理,甚至略微低估的狀態了。

    邁瑞PE走勢圖,來源:東財

    大醫藥行業經歷整體大幅回撤之后,除了中藥外,基本都跌至合理水平,不少龍頭甚至出現了低估的狀態。我們從醫藥行業普遍回購以及高官增持現象也能看出端倪。

    2月6日,信立泰公告稱,將擬用于回購的資金總額從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含)至不超過人民幣2億元(含)調整為不低于人民幣5億元(含)至不超過人民幣7億元(含)。

    2月9日,通策醫療發布公告稱,呂建明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約3.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0.01%。

    2月10日,邁瑞醫療發布公告稱,擬再次回購10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400元/股。

    2月13日,泰格醫藥發布公告稱,回購金額為不低于2.5億元且不超過5億元,用于后期實施A股股權激勵計劃或A股員工持股計劃。

    ……

    金融資產都是有價格標尺的。再好的資產,價格貴了,就會暴跌。再爛的資產,價格便宜了,也會上漲。況且醫藥不少細分賽道還是國內為數不多還能夠保持雙位數增長,盈利穩定性與成長性沒有遭遇重大沖擊(有的賽道已改變),不屬于“爛資產”范疇。

    02

    分化使然

    醫藥經歷7個多月的暴跌之后,情緒非常悲觀。不太可能一天大漲之后,主流資金一下又變得很樂觀。極度悲觀的情緒需要時間來愈合,集體性的大幅反彈應該不可持續。

    接下來,大醫藥行業出現分化行情幾乎是必然。

    創新藥領域,前期出現了崩潰式行情。港股創新藥龍頭出現了至少超過60%,乃至80%以上的跌幅。在A股,最大的創新藥龍頭恒瑞也都深跌超過58%。如此悲觀大跌,不僅僅是高估值回歸那么簡單,而是未來基本面遭遇了較大沖擊,業績穩定高速增長有些奢望了。

    國內創新藥市場,由于政策導向是“應采盡采”、“提速擴面”,變得不那么有前景。其次,創新藥巨頭尋求海外增量市場,走國際化道路。但頻頻遭遇水逆,前有萬春醫藥、開拓藥業,后有信達生物,出海之路困境重重。

    當然,前期的大跌已經把很悲觀的預期進行了較為充分的定價,但未來想要重歸王位,賺取超額回報應該也不太現實,因為底層基本面邏輯發生了較大變化。

    CXO領域,基本面邏輯相較于創新藥要更硬核一些。前期估值大幅回撤,主要邏輯有兩點:一方面,中國創新藥泡沫破裂,CXO作為賣水人的生意必然遭遇沖擊。另一方面,以當前CXO頭部公司的瘋狂擴張速度,以及原料企業瘋狂轉型CDMO的現狀來看,沒有所謂的慢牛,會大幅超前于市場預期走完高景周期。

    還有,近期藥明生物被美國納入“未經核實名單”,給國內生物醫藥公司供應鏈安全敲響了警鐘。但危中有機,生命科學服務賽道(儀器設備、試劑耗材等)存在更大的替代空間,東富龍、楚天科技等公司迎來機會。CXO為首的醫藥領域進入更高層面的博弈,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宏觀因素。

    醫美賽道,目前沒有受到大醫藥行業政策的實質性沖擊。愛美客、貝泰妮前期暴跌,主要邏輯是估值回歸。但從2021Q4業績看,高成長性并沒有改變,醫美、護膚品仍然是高景氣賽道。

    愛美客2021年凈利潤預告中線9.5億,樂觀估計今年增速50%,對應動態PE62倍,PEG1.2倍。貝泰妮2021年凈利潤預告中線8.55億元,樂觀估計今年增速50%,對應動態PE51倍,PEG1倍,在正常市況下,屬于合理估值。以上是樂觀預測,但由于今年宏觀經濟增長壓力大,大消費持續萎靡,醫美消費應該也會遭遇水逆。如果從中性和悲觀的角度看,目前估值仍然合理偏高。

    中藥是政策支持的行業,亦是這波醫藥大回撤中表現最抗跌的領域。片仔癀高點回撤26%,目前PE仍有87倍,仍然處于相對偏高的水平。

    片仔癀PE走勢圖,來源:東財

    醫療服務、疫苗、醫療器械等細分領域就不一一展開了??傊?,大醫藥賽道不會像過去一樣百花齊放。

    03

    尾聲

    今日,醫藥集體反攻,給投資者帶來了一絲希望與溫暖,但不代表著醫藥行業投資完全企穩,反反復復也有可能。但在這個位置上,至少不用太過悲觀了,細分到個股,一些龍頭其實已經具備不錯的中期配置價值。

    考慮到大盤情緒脆弱,包括醫藥在內的投資都不宜激進。黑天鵝頻繁的2022年,不虧錢是第一要務。

    關鍵詞: 醫藥大反攻 企穩了嗎?

    責任編輯:QL0009

    為你推薦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投稿合作| 法律聲明|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 © 2020 跑酷財經網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

    剧情Av巨作精品原创_一区二区三区sM重口视频_91综合国产精品视频_久久精品日日躁
    <ruby id="26j7v"><table id="26j7v"><thead id="26j7v"></thead></table></ruby>
    <strong id="26j7v"></strong>
    <progress id="26j7v"></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