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美股研習社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近兩個月美股震蕩不止,本來在加息預期打滿之后大盤已有企穩的趨勢,但上周俄烏這只黑天鵝又帶來了新的波動,過山車一樣的行情讓市場的參與者們都迷失了方向。此刻,我們不妨從一份最新的全球基金調研數據來看。
基金權益頭寸與經濟預期
收益率曲線平坦預期
(1)基金多頭頭寸自去年Q4以來急劇下降,伴隨著對經濟的悲觀預期,以及現金比例上升。
從圖二來看,自21年2月之后,預期收益率曲線變得平坦的比例急劇上升。這里簡單解釋一下,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變得平坦,甚至出現2年和10年國債收益率倒掛的情況,通常預示著6-18個月后經濟出現衰退。
此前這種情況例如08年-11年的周期:從08年雷曼危機開始,預期收益率曲線扁平的比例不斷跳水,直到11年3月歐債危機后反轉。
D緣風險指數
(2)D緣風險在2月直線上升,月度環比+18%,升至78%的水平,為20年1月(伊朗無人機事件)最高水平,主要反映的是俄烏的沖突。
通過復盤,每次沖突爆發都會短期造成股市大幅波動,但往往持續時間不長,股指大多在7個交易日后由跌轉漲。所以對于這個問題,更多的關注點還是在通脹的影響上,目前包括美聯儲在內,對通脹的持續性都沒有底,這也是市場持續震蕩的根源。
認為通脹是長期性的比例
22年加息次數預期
(3)從調查報告來看,39%認為通脹是長期的,52%認為是暫時的。
這也符合市場對于熊市(30%)和衰退(12%)的預期?,F金的比例也不斷攀升,達到20年5月以來最高。這也觸發了CashRule技術性買入指標,從歷史數據來看,股市1個月回報+1.3%,3個月回報+4%,6個月+6.5%。
另外,市場平均預期加息5次(125bps)。不過從上周的發展來看,市場基本已經price in加息6次(150bps)。而從歐洲美元合約來看,期貨交易員已經開始押注美聯儲到23年底會開始降息。
這也就意味著加息預期基本已經打滿了,反過來講,如果經濟基本面出現惡化,也不會支持美聯儲一直加息。
科技與能源板塊持倉變換
科技持倉比例變化
(4)2月在通脹和央行不斷加強鷹派預期下,基金對科技股的持倉不斷流向能源大宗等傳統板塊。同時,越來越多的基金看跌科技板塊,從減配(underweight)指標上來看,2月已經達到-9%,為06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不得不說,現在的市場非常悲觀。
今年尾部風險排序
(5)根據調查投票,今年尾部風險(tail risk)排序:鷹派央行(41%)、通脹(23%)、資產泡沫(11%)、全球衰退(8%)、俄烏沖突(7%)、新冠(4%)、其他。
注:tail risk,尾部風險指一種資產或資產組合的財務風險,比正態分布的風險高出三個標準差。尾部風險包括在正態分布曲線兩端出現的低概率事件,也稱為尾部事件。
這個結果表明,在基金經理們看來,今年最大的風險仍然是鷹派的央行,從盤面上也反映出來,隨著歐美央行加息強度的變化,持續出現較大波動。對于全球衰退和俄烏沖突,基金經理們倒是沒有給予太多的權重,表明對經濟長期的發展仍然有信心。
(6)基金經理們有史以來最看好價值股,目前認為價值股將比成長股表現更好的比例達到60%(月環比+10%),此前的高位分別為09年5月,14年8月,以及21年5月。另外,基金經理們普遍認為今年新興市場表現會優于發達市場。
總結來看,這份報告比較真實的反映了基金經理們對于股市的一些預期看法,從盤面來看似乎也不斷朝著共識的方向在走。短期來看,扭轉這種共識的難度偏大,這也就意味著成長股將繼續受到壓制,整體轉勢或許要等待“共識/驗證通脹可控”的契機。
關鍵詞: 美股震蕩幾時休從全球基金調研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