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烏俄局勢再陷危急,交火聲不斷,資本市場恐慌蔓延。
美股因假期休市,歐洲主要股指全線下跌。俄羅斯交易系統指數RTS一度暴跌17%,俄羅斯基準股指跌逾10%。油價飆升,黃金也升至八個月高位。
昨日亞洲交易時段,關于“普拜會”的消息提振了全球市場。白宮稱原則上同意舉行拜登和普京峰會數小時后,金價應聲下跌,在21日開盤階段,歐洲股市還是全線高開,德國DAX30指數還一度大漲1.16%。與此同時,美股期指也處于上漲態勢。
不過,受烏克蘭局勢再次惡化、以及沖突各方陷入交火態勢的消息影響,原本漲勢良好的歐美股市突然急轉直下,俄羅斯股市更是大幅暴跌。
歐美股市全線下跌,德國DAX指數收跌2.07%,盤中最大跌幅接近3%,此前開盤后一度漲超1%。法國CAC40指數跌2.04%。美股方面,原本上漲的納指期貨急轉而下。
俄羅斯股市盤中更是一度暴跌17%,創2008年以來最大跌幅。截至收盤,俄羅斯RTS指數跌幅為13%。自2月16日以來,俄羅斯RTS指數已經連續4個交易日下跌,整體最大跌幅超25%。
與此同時,俄羅斯主權美元債券也繼續下跌,2047年到期美元債券近3年來首次跌破面值。匯率方面,俄羅斯盧布也大幅貶值。
亞洲市場方面,早盤恐慌情緒蔓延。日經225指數開盤下跌1.5%,韓國綜合指數下跌1%。
消息面上,關于俄烏局勢的消息滿天飛。
首先,俄聯邦安全局當地時間21日發布消息稱,從烏克蘭發射的一枚炮彈擊中俄聯邦安全局羅斯托夫州一座邊防哨所,導致建筑物完全被毀,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報道還稱,頓涅茨克機場地區發生爆炸襲擊。
此外,外界一度寄予厚望的“普拜會”也出現陰影。美國白宮20日稱,總統拜登“原則上”同意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晤,前提是俄方未“入侵”烏克蘭。但俄羅斯21日的回應并沒有證實普京和拜登在準備會談。
深夜,普京宣布承認烏東兩個“共和國”。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2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總統令,并簽署俄羅斯與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友好合作互助條約。
普京在講話中表示,頓巴斯局勢極其嚴峻。他發表電視講話,不僅是為了評估事態,也是為了告訴國民俄羅斯所做的決定以及就此可能采取的措施。普京在講話中首先回顧了歷史,隨后表示美國和北約等西方國家已開始利用烏克蘭作為潛在戰爭場所,不斷向烏克蘭輸送武器,派遣軍事教官和顧問。北約與烏克蘭舉行聯合軍演,在烏克蘭境內駐軍,烏克蘭的空域和水域也向北約開放。北約總部甚至可以直接指揮烏克蘭武裝部隊。
另一方面,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珍普薩基當地時間2月21日發表聲明,針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承認頓涅茨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的命令作出回應。
普薩基表示,美國已經預料到俄羅斯會采取這種行動,并準備立即作出反應,總統拜登將很快發布一項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人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進行新的投資、貿易和融資,該行政令還將授權對決定在這兩個地區活動的人實施制裁。
美國方面,在俄羅斯-烏克蘭邊境局勢升級的情況下,美國武裝部隊的國防準備水平已提升到3級。據悉,國防準備水平警告系統是一個監測軍事準備情況以及恐怖分子和核威脅的系統,它共有5個級別,其中1級是最高的,這意味著戰爭狀態或核威脅。
在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期間、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以及最近在2001年9.11襲擊之后,該級別都提高到了第3級。
目前,俄烏局勢撲朔迷離。對于投資者來說,有幾點需要注意:
首先,俄羅斯承認烏克蘭地區獨立的決定只是第一步,可能還有下一步動作。其次,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制裁方案一旦確定,市場可能掀起新一波風浪;另外,如果普京與拜登能夠舉行峰會,那么局面有反轉的可能。
要明白的是,其實烏克蘭和俄羅斯都不想打,但美國不會讓它們安寧和消停。美聯儲這幾年一直在超發貨幣,再不加息則會加劇通脹風險,因此必須要吸引國際資本回流。
而打戰是最有效的方式,畢竟美國軍事實力強大,國際一旦發生戰爭,美國便是最安全的地方,吸引資本進駐避險,所以美國會不斷地挑起事端。
對此,招商證券認為,當前全球經濟政治格局錯綜復雜,首先是俄烏局勢的動向,最好的結果如果俄羅斯和歐盟能夠正確應對,最終能夠達成某種形式的和平協議,粉碎美國的陰謀。美國在俄烏的挑釁失敗,此前在阿富汗的撤軍,在對華貿易摩擦未能討好,都將成為美國在全球的霸主地位逐漸喪失的注腳。全球和平局勢將會延續,歐元在全球結算體系中的地位將會進一步提升。
那么這對于中俄歐來說將是三方共贏的局面。如果是這樣,則長期來看美元指數支付結算貨幣的地位將會明顯下降,長期來看美元指數可能將會大跌,人民幣可能會大幅升值,全球資本將會流入中歐俄,A股歐股將會迎來更有力的局面。
當然在美國持續的挑釁和教唆之下,也不排除俄烏局勢進一步升級對全球制造新的風險點。而在全球大宗商品方面,2022年全球資本開支可能仍處在上行周期。與此同時2022年是中國穩增長的大年,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增速將會邊際上行。全球需求和中國需求將會在22年形成共振,而在供給層面,由于過去疫情的爆發對于全球生產和運輸造成的擾動,導致全球大宗商品的庫存仍處在低位,而2020年疫情爆發之后,全球主要企業資本開支受到負面影響,導致今明兩年的產能投放受到遏制,全球大宗商品的供給處在相對偏緊的狀態,因此在需求的推動之下,不排除今年大宗商品的價格可能會上一個臺階。
關鍵詞: 深夜俄烏沖突升級俄承認烏東兩國獨立 全球資產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