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兩市午后擴大跌幅,滬指全天收跌1.17%報3212點,深成指跌1.89%,創業板指跌2.5%。本周,滬指累計下跌1.2%,為連續第五周下跌,深成指跌2.08%、創業板指跌2.8%。市場情緒表現低迷,1740股上漲,2750股下跌,成交額9180億,北上資金凈賣出31.17億。
盤面上,昨日大漲的醫藥股回落,CXO、新冠藥、新冠檢測等相關題材大跌;白酒股普遍下跌,瀘州老窖跌近5%;光伏、特高壓、鋰電池等概念跌幅靠前,比亞迪跌超4%、隆基跌3.7%;疫苗、培育鉆石、有機硅、無人駕駛等概念跌幅亦靠前。農業股普漲,種業概念股集體上漲,豬肉、雞肉、水產品概念漲幅靠前;跨境電商概念股強勢,聯絡互動等近十股漲停;預制菜、網紅經濟、人造肉、元宇宙等概念活躍。
具體來看:
農業股全天表現活躍,農發種業漲停,蘇墾農發漲超7%,神農科技漲超5%,豐樂種業、北大荒、敦煌種業、亞盛集團漲超4%。
近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明確2022年糧食生產重點工作及一攬子支持政策,2022年中央財政將綜合實施補貼、獎勵、金融等一攬子政策措施,包括:1)穩定實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向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種糧增支影響;2)支持新建1億畝高標準農田,擴大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面積,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實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提升糧食生產綜合能力;3)實施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切實保護農民種糧利益;4)加大產糧大縣獎勵力度,調動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積極性;5)實施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補貼,支持大豆玉米兼容發展;6)支持開展糧食油料代耕代種等社會化服務,推動節本增效;7)支持建設一批糧食油料產業園和產業集群,推動糧油產業實現“生產+加工+科技+營銷”一體化發展;8)加大農業防災減災救災資金投入,支持糧食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防治,做好小麥促弱轉壯和重大農業自然災害及時救助;9)強化金融保險政策支持,提高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糧食種植保險保費補貼比例,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和種植收入保險對主產省產糧大縣全覆蓋。
地產股午后拉升,三湘印象、天?;?、信達地產、中國國貿、中交地產等10只個股漲停,棲霞建設漲超6%,信達地產漲超5%,渝開發漲超4%,大龍地產等跟漲。
小家電板塊走強,北鼎股份漲超11%,富佳股份漲停,小熊電器漲超7%,愛仕達漲超6%,比依股份漲超2%。
消息面上,當地時間2022年3月2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官網上宣布,將恢復部分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豁免,涉及此前549項待定產品中的352項,被豁免的商品包括特定種類的電機、吸塵器、加熱器、熱水器、電壁掛爐、空氣炸鍋等多項熱門小家電。根據此次規定,關稅豁免期間將適用于2021年10月12日至2022年底。華泰證券研報指出,回顧歷史表現,關稅豁免期間為企業帶來了明顯更高的毛利率,在目前原材料價格、海運價格仍保持高位的情況下,關稅豁免有望為主要從事對美出口的中國家電企業帶來較為顯著的成本優化,2022年有望實現較高的毛利率。
豬肉股連續8日走高,正邦科技漲停,新五豐漲超7%。
光大證券最新研報指出,短期來看,從生豬存欄領先性看,預計二季度豬肉供給仍會增加,市場仍處在供過于求的階段,豬價繼續承壓。但隨著豬糧比價跌破5:1,豬肉收儲工作陸續開啟,豬價跌幅有望收斂,進入筑底階段;豬價已經歷連續一年的快速下行周期,在短時間內出現豬價的兩次探底,目前價格基本調整到位;由于生豬養殖利潤虧損,2021年7月,生豬產能開啟去化周期,目前已維持9個月。同時,由于今年飼料成本較高,養殖利潤虧損程度高于往年,將進一步削弱今年上半年養殖戶補欄的積極性。每輪豬周期內,生豬養殖板塊一般經歷兩輪典型的上漲階段,分別出現在豬周期尾部和新一輪豬周期開啟后。去年10月以來,生豬養殖板塊上漲,反映的正是第一階段行情。未來隨著二季度豬價筑底回升后,生豬養殖板塊或將再次出現上漲行情。
預制菜板塊上漲,春雪食品漲超6%,華天酒店、好當家漲超5%,深糧控股、宏輝果蔬跌超4%。
消息面上,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其中提出,發揮廣東特色農業優勢和粵菜品牌優勢,推動預制菜產業企業和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集中入園發展;支持預制菜產業園區科技平臺、進出口平臺建設;推動打造肇慶高要預制菜產業高地、湛江水產預制菜美食之都、茂名濱海海產品預制菜產業園區、廣州南沙預制菜進出口貿易區、佛山南海順德預制菜美食國際城、潮州預制菜世界美食之都、江門全球華僑預制菜集散地及梅州、河源、惠州客家預制菜產業集聚區等,帶動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培育鉆石板塊跌幅居前,中兵紅箭跌超6%,黃河旋風、ST金剛跌超4%,四方達、晶盛機電跌超3%,力量鉆石、國際精工跌超2%。
昨日大漲的醫藥股今日走弱,和元生物跌近12%,九洲藥業、藥明康德跌超6%,美迪西、蔚藍生物、藥石科技、海特生物跌超5%,皓元醫藥、博濟醫藥、泰格醫藥、昭衍新藥跌超4%。
抽水蓄能、綠色電力、光伏等新能源相關板塊表現比較弱,金開新能跌超9%,華能國際跌超7%,浙江新能跌超6%,新天綠能、金盤科技、江蘇新能跌超5%,龍源電力跌超4%,文山電力跌超3%。
北向資金方面,北上資金凈流入1.04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6.73億元,深股通凈流出5.69億元。
展望未來,海通證券表示,主板市場準備注冊制的大背景下,投資者應更看重上市公司的業績和估值,近期A股上市公司開始密集披露年報,可關注一些低估值被錯殺的績優高分紅上市公司,有望迎來估值修復的機會。房地產板塊近期利好頻出,板塊已經連續大幅上漲,短期不宜盲目追高,耐心等待調整后再逢低布局,整個地產板塊及相關產業鏈在今年政策的呵護下有望走出獨立的行情。
關鍵詞: A股收評滬指連跌五周 農業股逆勢上漲 醫藥股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