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中國信息通信業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國移動副總經理李慧鏑表示,當前產業數字化進程加速推進,數字經濟成為驅動經濟長期增長的重要引擎。
“連接+算力+能力”基礎設施為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奠定基礎
【資料圖】
李慧鏑認為,要構建柔性泛在的連接基礎設施、多級協同的算力基礎設施、智能多維的能力基礎設施,實現網絡無所不達、算力無處不在,智能無所不及。這樣融合的“連接+算力+能力”基礎設施,為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發展奠定基礎。
連接是數字經濟的基礎,是融合各類技術與基礎設施的橋梁與紐帶。高品質的連接服務是提升信息使用效能與價值的基礎,是融入百業、服務大眾的關鍵。中國移動深入落實國家雙千兆行動計劃,為廣大用戶提供大連接、低時延、高可靠的“移動+固定”千兆接入能力。
一是打造品質一流的5G精品網絡,科學統籌700M、2.6G、4.9G頻率資源,持續拓展5G的覆蓋深度與廣度。目前中國移動已建成5G基站超120萬個,覆蓋中國人口的80%以上,5G分流比超40%。二是精準建設全光千兆寬帶網絡,目前中國移動全國市縣城區OLT平臺已經100%具備千兆寬帶能力,鄉鎮農村超過88%的OLT平臺具備千兆能力,千兆覆蓋用戶數超過2億,有力夯實了智慧社區、數字鄉村的網絡基礎。
算力是數字經濟的基石,是繼熱力、電力之后新的關鍵生產力,是衡量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中國移動始終致力于創新發展算力網絡,全力構建以算為中心、網為根本,網、云、數、智、安、邊、端、鏈深度融合提供一體化服務的算力網絡,推動算力成為像水電一樣,一點接入、即取即用的社會級服務。
一是落實“東數西算”戰略,計劃今年底對外服務IDC機架規模達到43萬架、出口帶寬超過710T。二是推進多樣性算力建設,構建中心+邊緣協同分布式移動云,中心云一省一池多AZ精品資源池輻射全網,推進算力向邊緣延伸,目前邊緣算力節點已經超過600個,計劃達到1000個。三是深入推進算力資源互聯,打造覆蓋全國的云專網,推動網絡結構優化和高速直連,促進中心、邊緣、端側算力的高效協同。
能力的價值在于賦能各類主體,是實現深度服務的關鍵。中國移動著力建設開放共享的智慧中臺,實現優質能力的統一封裝、靈活調用,基于豐富的信息流和知識流,集中沉淀大數據、人工智能、精準定位等優質能力。
在人工智能方面,構建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可提供一站式云端AI模型訓練與部署服務的九天平臺,沉淀基礎AI能力100余項,已被調用600億次;在大數據方面,打造架構先進、運行高效、跨域融合數據的梧桐平臺,數據API每年調用量超過550億次,營銷觸達用戶每年超過360億次;在精準定位方面,建成全球最大的5G+北斗高精定位系統,已經建成4400個基準站,為行業提供動態厘米級、靜態毫米級的精準定位,服務調用次數超過1900億次。
兩個“新型”助力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數智化轉型
李慧鏑指出,數字基礎設施的完善有效推動5G、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逐步應用到數字經濟的各個領域,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注入新活力。中國移動堅持兩個“新型”一體謀劃、一體推進,即系統打造以5G、算力網絡、智慧中臺為重點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創新構建“連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務體系,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社會治理方式數智化轉型。
在推動生產方式數智化轉型方面,通過重塑生產組織方式和運營模式來實現降本增效,例如面向工廠、礦山、港口等重點行業,打造5G全連接工廠;針對行業共性需求打造9 ONE平臺,包括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平臺,助力生產方式轉型升級。
在推動生活方式智能化轉型方面,通過線上化、智能化、云化手段,提升人們獲取、運用、交互信息的效率和品質,帶來數字生活的全新體驗。在5G家居智能互聯、5G云游戲等一批數字場景開展創新,加速數字設備從單連接向場景化轉變,從本地處理向云端渲染轉變,更好地服務2.5億家庭,打造HDICT新型服務體系。
在推動治理方式數字化轉型方面,依托省市縣鄉村五級貫通的信息基礎設施,以及海量、實時、多維度的數據資源,助力構建協同高效的數字政府新形態,為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堅實的基礎。通過基礎設施云化、全觸點數字化、業務在線化等手段,打通信息孤島,重塑政務流程,助推數字鄉村數智化工程,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注智賦能。
李慧鏑表示,中國移動將發揮重大投資牽引作用,帶動產業鏈創新,筑牢“數智新基建”,并將秉承開放合作理念,攜手合作伙伴共創“數字能力大生態”。
2022年《智能視聽產業月報第8期》重磅上線!點擊下圖 訂購 ↓↓↓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