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26j7v"><table id="26j7v"><thead id="26j7v"></thead></table></ruby>
    <strong id="26j7v"></strong>
    <progress id="26j7v"></progress>
    資訊> 正文

    天天速遞!電聯無線一張網背后的邏輯

    時間: 2022-10-24 06:51:50 來源: onehow

    在繼5G共建共享取得切實成效之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再接再厲,加快4G一張網推進,實現4G”減量、提質、增效“,雙方聯合編制了《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4G一張網規劃編制指引》。雙方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實現全國4G一張網。

    那么,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為何努力推動無線一張網建設,其背后的邏輯是什么呢?

    通信人家園的資深網友onehow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電聯無線一張網背后的邏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移動通信運營商的核心資源

    移動通信運營商運營的核心資源就是無線電頻段資源,而資源的稟賦直接決定了運營商是先天條件是好還是壞。無論無線網技術如何發展,耕作的都是這些頻率資源,未來的未來,這些頻率資源會不斷地、滾動地被更新一代的技術所重耕。

    目前國內幾大運營商的頻率資源大概如下(帶*2的是FDD,不帶的是TDD):

    移動:低頻900M有15M*2;中頻1.8G有25M*2;中頻1.9~2 G大概45M;中頻2.3G有50M(僅室分);中高頻2.6G有160M;高頻4.9G有100M。

    電信:低頻800M有10M*2;中頻1.8G有20M*2;中頻2.1G有20M*2;高頻3.5G有100M,還有100M是電信/聯通/廣電共享。

    聯通:低頻900M有10M*2;中頻1.8G有30M*2;中頻2.1G有25M*2;中頻2.3G有20M(僅室分);高頻3.5G有100M,還有100M是電信/聯通/廣電共享。

    廣電:低頻700M有30M*2;高頻4.9G有60M。

    電聯5G網絡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移動和廣電因700M資源結盟,合起來的頻率資源相當有競爭力,在此背景下,電信或聯通各自再單打獨斗很難和對方抗衡(無論是移動用戶體量,資金實力還是資源稟賦都落下風)。因此5G網絡一開始,電聯就選擇了共建共享。

    電聯合體相比單打獨斗的資源優勢則很好的體現出來:電聯無論是高頻3.5G(200M)還是中頻1.8/2.1G(95M*2近200M),其合體后的資源都優于移動的主力頻段2.6G(160M)以及中頻1.8G-2G(25M*2+45M近100M)。移動廣電雖然還有4.9G,但考慮到其覆蓋性能的先天特性,短期內也不會是規模部署的頻段。單從中高頻率資源來看,電聯的未來是比較不錯的,因為未來的無線網技術可以更高效靈活地利用這些零散的頻率資源。在城區范圍內,電聯的體驗應該還是很讓人期待的。但目前,由于電聯的中頻資源1.8G仍用于4G網絡,2.1G也未完全實現清頻,就目前的可用于5G網絡的中頻資源來看,對比移動的主力2.6G頻率資源是暫時處于劣勢的。

    另一方面低頻來看,即使電聯加起來也才20M*2,和移動廣電的低頻45M*2比起來還是明顯不足,好在每個頻段都有各自的使命,中高頻的使命是保體驗,而低頻的使命更多的還是廣覆蓋托底用,當然,資源終歸是多多益善,移動廣電低頻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要實現全場景廣域范圍全覆蓋,還得靠低頻性價比才最高,這個是電聯目前望塵莫及的。所以電聯更應該抱團,否則完全沒得玩。

    電聯4G網絡整合的必要性

    截止到目前2022年,無論是電信還是聯通的4G網絡,在經過了8~9年的建設之后,雙方都已都形成一張全場景全覆蓋的完整網絡(但可能仍有局部盲區,比如一些偏遠非重點農村地區,又比如城市發展變遷導致的臨時盲區等,但宏觀上基本都算全覆蓋)。

    城區范圍內,雙方的4G網絡差異不至于很大,畢竟對雙方來說都是重要的城區,基本都是中頻保體驗、低頻打底保深度覆蓋的策略;而在鄉鎮農村區域,雙方的4G網絡覆蓋可能會因各自市場發展的不平衡,各有所側重,但低頻廣域打底的邏輯應該基本一樣,熱點區域中頻站點的布局可能有些差異。

    因此電信、聯通雙方的4G網絡,理論上來說,各自有2張網(低頻和中頻),一共4張網,且雙方的中頻和低頻網絡的頻段接近、覆蓋性能相當,雙方的城區范圍內中頻網絡覆蓋水平也相當。而隨著用戶逐年周期性換機,用戶逐步從4G網絡過渡到5G網絡只是時間的問題,隨著用戶過渡,4G網絡的負荷會逐步遷移至5G網絡,在這個背景下,電聯仍運營著4張制式相同且輕載的4G網絡的必要性已不高(因為4G頻段的資源的利用率會越來越低,1.8G一共50M*2的資源以及800M/900M一共20M*2的資源也可以逐步釋放重耕5G,提升電聯5G時代的中頻競爭力和滿足電聯5G廣覆蓋的需求),另外一方面對雙方來說,4G運營成本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4張網壓縮為2張網(1張低頻和1張中頻)節省的運營成本還是很可觀的。

    4G網絡存在的問題

    雖然電聯4G網絡整合的必要性是明顯的,但由于2020年開始電聯雙方就基本停止4G大廠設備的新購(改為小規模、低成本的投資方式來解決需求),導致近3年的4G網絡需求未得到充分滿足,這體現在覆蓋和容量兩個方面(某省是這個情況)。

    覆蓋方面,由于電聯停止新購大廠設備是伴隨著4G共建共享工作同步推進的,但雙方站址合并整合的并不是特別充分,釋放的設備資源不足,無法滿足全部的覆蓋需求,導致仍有部分區域缺乏覆蓋,尤其是低頻這部分的需求,缺口還是有不少,目前暫用低成本小廠設備來解決。

    容量方面,主要是廣大農村地區的熱點需求如星星之火一般逐步顯現,而農村廣域基本是靠低頻網絡在拖底覆蓋,目前已出現較多的純低頻站點負荷過高,尤其是廣覆蓋類型的站點,這部分站點也并非都適合同站址部署中頻來分流,需尋求更好的分流方式。

    這2個方面的問題需盡快解決,才能讓雙方4G網絡的整合成為可能,因為整合之前需解決各自網絡自身存在的問題。另外4G低頻網絡的局部高負荷如何釋放也非常重要,因為低頻網絡的整合直接關系到雙方5G低頻重耕的節奏。

    最后,移動通信運營商運營的本質是頻段資源的運營,如何充分發揮各自手上資源的作用,最大化利用現有已投入的資源非常重要,不管技術如何演進,頻段資源還是那些,各種資源如何搭配,如何部署,如何調整需提前考慮清楚。

    責任編輯:侯亞麗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關鍵詞: 頻率資源 中國聯通 移動通信

    責任編輯:QL0009

    為你推薦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投稿合作| 法律聲明|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 © 2020 跑酷財經網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

    剧情Av巨作精品原创_一区二区三区sM重口视频_91综合国产精品视频_久久精品日日躁
    <ruby id="26j7v"><table id="26j7v"><thead id="26j7v"></thead></table></ruby>
    <strong id="26j7v"></strong>
    <progress id="26j7v"></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