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儲能是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裝備基礎和關鍵支撐技術,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
記者了解到,電化學儲能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產業鏈配套更加成熟,相較于其他儲能技術在場景應用、技術、成本、建設周期、轉換效率及選址要求上更具優勢,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增長潛力較大。隨著電池成本的快速下降,電化學儲能營利性逐步顯現,國家及地方也出臺了多個儲能相關政策文件,推動了儲能向規?;l展。
深圳較早形成了以電化學儲能為主攻方向新型儲能發展的競爭格局。當前,深圳共擁有儲能企業6990家,注冊資本2334億元,從業人員34萬人,產業新增迅猛,增長十分明顯,在國際國內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作為深耕電化學儲能行業二十余年的資深從業者,在深圳市政協委員、貝特瑞董事長賀雪琴看來,盡管行業發展態勢喜人,但依然存在三大發展難題:首先,相關扶持政策尚未完善,產業發展力量分散,生產企業、科研機構、專家人才尚未有效整合,產業發展處于初級粗放發展階段;此外,產業上下游的供需不平衡,仍然存在一些“卡脖子”環節,控制芯片、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高端隔膜、涂布機模頭、激光器激光頭等核心零部件仍依賴進口;最后,深圳電化學儲能領域的標準創制尚處于起步階段,滯后于產業發展,與深圳電化學儲能產業的發展地位不匹配。
進一步促進電化學儲能行業高質量發展,政府支持和引導至關重要。為此,賀雪琴建議,由行業主管單位市發改委牽頭,市工信、科創等部門配合,加快建立健全推動電化學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規則政策體系,加強產業發展動態監測和行業交流,聚合政府、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力量開展技術路線、人才團隊、產業鏈價值鏈關鍵環節研究,面向產業鏈企業開展產業政策、技術創新、市場需求等方面的信息服務,促進電化學儲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他表示,為了大力推動科技研發創新,加快國產替代,可采用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主體的運作模式,加強電化學儲能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強化各個環節的資源優化,提高電化學儲能產業創新的整體效率;此外,整合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研發中心的創新資源,集中攻關,突破材料、關鍵零部件或技術領域的“卡脖子”環節,加快推進電化學儲能產業“補鏈”“強鏈”。
在建立標準體系提升行業話語權方面,賀雪琴提出,可由行業主管單位市發改委牽頭,市市場監管部門配合,積極對接國際國內標準化資源,基于國家標準體系,對標國際標準,充分調研產業重點企業需求,研制滿足產業發展需求的先進的電化學儲能標準體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